为甚接访厅前人长龙,看沉沦五年举报信知分晓(有删节)

标签:
社会民生 |
3月20日上午11点,东风东路广东省人民来访接待厅附近聚集了几百人的队伍,他们个个戴着口罩,排成三条长龙,长龙绵延至东环中学、立交桥下,一看就知道是有人指挥的,什么事比生死还大,这个时候还聚集?应该是准备维权,钱,比生死还大。
十几二十个警察在维持秩序,有的警察举着黄牌子,上面写着不要聚集之类的警示语,有的警察用喇叭向人群喊话,大意是疫情期间不要聚集,某河区法院的负责人会与大家沟通,尽管他一遍又一遍的喊话,几百人仍然不愿意散去……
附近不少人在围观。
我问站在边上的一个警察帅哥,他们是不是来上访,讨薪?帅哥不置可否,还不让俺拍照。
3月21日上午11点左右,我又经过人民来访接待厅,看见附近好几辆特警车停在路边,20多名特警荷枪实弹在东环路口、东风东路严阵以待,亦可说是守株待兔吧,估计是防止昨日事件重演。
说不清是第几次经过这里了,别以为只有疫情期间这里壁垒森严,每次经过这里,安保措施从来都是一流的,写着“警察”字样的铁栏杆,荷枪实弹的警察和协警,进去要登记身份证,过安检,区别只在于上访人数的多寡,一切都让我有许多感触。
上访人员,在官们的眼里是维稳对象。“人民来访接待中心”有“接待”二字。何为接待?来的都是客,彬彬有礼,让座上茶,嘘寒问暖,让客人心欢体暖!这才叫“接待”,如此的戒备戒严,如同武装“引渡”。全副武装迎接,难道真是把有冤无处伸、有苦无处诉的弱势人群,当做别国元首般贵宾,用武装仪仗队举行仪式来接待?!法制、民主、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等等词语,就象这儿的“接待”一样形同虚设。
当前疫情还没有结束,那么多人冒着生命危险来上访,肯定是走投无路,积怨太深了……
上网查到2017年1月14日
让我想起5年前的一件往事,2015年11月,因为不服区、市、省高院的判决,极其认真地将历时几年的冤案写了一封举报信,和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一起,几经周折,送到了省纪委信访室,至今快5年了,毫无音信!!
当老百姓在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法院判决不公)都断了的时候,唯一的途径只有层层上访了。
信访机构的设置,本意是让民众,方便快捷地吐露心声。各级行政机构均有此设置,正是为了一级解决不了,由上一级来解决,直至上到最高权力层,切实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防止“天高皇帝远”的官们失去制约的有效措施。然而,为什么这信访通道越来越拥堵,甚至“截访”、“堵访”、“打访”的事儿层出不穷呢?
(2020/3/21)
(以下省去6904字,提示有铭感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