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涯海之角6.冬季到天涯海角来看人海

标签:
游记海南岛 |

别怪我改用了我的偶像歌手孟庭苇的一首歌名。
久负盛名的天涯海角原来是这样来的:
游览区的大门,全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海,人头在这里攒动,“天涯海角”那四个字前面除了人还是人,欧耶!
我们是反其道而行之,进了景区大门,排队买票、排队等候观光车,观光车一直把我们带到南天一柱。
“天涯海角”一词,早时是用来表达一种异乡的情结,经过千百年的积淀,承载了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不知如何形容这里的人流量,海边人山人海,尤其是“天涯”那块石头前面,人流摩肩擦踵,感觉像是在市场,都在抢着拍照,为了拍那块石头还吵起架来,无秩序无条理,谁先抢着站到那块石头前谁就先照(想到台湾日月潭那块石头,管理者用红布拉一条线,每个想和石头合影的都自觉排队),也不管有多少亲戚与你合影,场面乱得很,如果想和伟大的石头合影是很难的,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让其他游客和你一起来个全家福,二是等景区快关门的时候也许还有单独合影的机会,你选吧!我没有与石头合影,只是远远拍下那块石头,再到别处去拍不知名的礁石,故本篇文字所配照片中我拍到的石头大多是无名氏。



这是其中一块伟大的石头“天涯”,“海角”没找到。
天涯海角景区有五大名石,除了财富石、平安石、幸运石、进步石外,还有一块叫爱情石,在海上,无缘得见。
再坐观光车外加走路,回到景区广场,排队拍了张免费照片,结果是4寸的照片免费——你的形象很小,介绍文字占了很多版面,6寸的要价25元,我看几乎每人都掏钱买回自己的形象,中国的景区还是挺会赚钱的。


大门附近一个天涯海角星雕塑吸引了我的注意。天涯海角星是1997年被发现的,经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雕塑运用了古代天文仪器浑天仪、赤道经纬仪的原理,融入了有关天文学元素,为天涯海角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旅游胜地注入了现代科学文明的内涵。
中心广场巨大的石头上刻着爱情广场四个字,传说古时候一对青年男女相爱却被家人拆散,两人逃到海边,然而,他们的家人追来了,两人于是殉情而死,化为巨大的礁石。这样一来,天涯海角便有了象征意思,从情感上来说陪你走到天涯海角也愿意,但做官的就不愿意到这里来,因为来这里就说明走到尽头,仕途就无指望了,面对大海茫茫,再也没有出路,这真的是处江湖之远呀。可是,相爱的人即使走到天尽头,只要相依相伴都是甜蜜的。
路博德雕像。路博德是西汉西河平周人,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南越王叛乱,汉武帝授命路博德为伏波将军,领军平定南越王叛乱,南越人慑于其威名皆降,大获全胜。越地平定后,在岭南设置九郡。其中珠崖、儋耳两郡就在海南岛上,这是海南有文字记载的最早行政建制,海南自此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人建有伏波庙以示纪念。

马援雕像。马援,东汉扶风茂陵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汉光武帝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交趾(今越南)征侧、征贰两姐妹因不满当地太守的暴政,反叛自立为王。光武帝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南征交趾,(今越南),并铸立铜柱作为汉朝最南边界。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得到后人的崇敬。马伏波在海南留有许多历史遗址,其中儋州白马井相传就是因他的白马踢沙涌出泉水而闻名于世。海南历代建有伏波将军庙以示纪念。
上述两位将军都是稳定祖国南疆,开发海南岛的有功之臣。在他们身后的柱子顶上的动物就是中国易经中的“南朱雀,北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中的南朱雀,它代表了南方的守护神,和两位将军一起镇守我国的南大门,取稳定南疆,保护国土之意。
太阳落山了,夕阳的余晖晒落在海水和星星点点的礁石上,让天涯海角别有韵味。
(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