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涯海之角1.海口湾世纪桥老爸茶,骑楼老街看尽百千年

标签:
游记海南岛 |
大学时坐在我后排的男生来自海口,那时海南还属于广东省,纯情的年代没有故事。
12月16日,早班机,8点降落海口美兰机场。5年没见面老同学一早接机,用他的座驾带着我们往市区行驶。



汉代的楼船将军杨仆憎在这里登陆,光绪年间建起了镇琼炮台,如今也成为许多海口人儿时的记忆。


行走在海口湾边,清新的海风扑面而来,眼前的风景十分宜人,离海边不远的骑行道、跑道、漫步道(简称三道)间隔分布,道面分别用黑色、红色、灰色呈现,宽度有别,为人们提供了多样的运动场所选择。岸边,有的人在钓鱼,有的人在骑车,即使把时钟向前拨动,他们依然留在画面中,让心情也如同这座海湾,定格在这美好的画卷中。
全长2663.606米的世纪大桥咋一看上去,很像广州的猎德大桥,它宛如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在岛与岛之间,桥板上那根根倾斜受力的拉杆展示着其优美的线条与妖娆,不时有入港的轮船从桥下轻松自如地来回与穿梭,使人们仿佛置身与融阳光、海水、沙滩、桥梁等多种元素构成的一幅城市风景画中,那隐约再现的避风港湾里,条条满载而归的渔船并排而居相携而立,寓意它们收获归途的艰辛与欢乐,也蕴含着新的希望与憧憬,多看它们一眼,它们会毫不吝啬地给你满心的感动,让我们在烦躁的情绪里多了一份相对静谧的休闲元素。造型雄伟壮观的世纪大桥是沟通海甸岛和海口市中心区的第三条南北主干道,是连通琼北沿海三市两县七个组团的中心枢纽。




又去了西海岸,天有点灰,海水也不够蓝,沙滩、椰林、钟楼等等的背景还是吸引了好几对拍婚纱照。老同学是摄影大师,抓拍外加我们摆扑,拍了N多照片。貌似我几年的照片加起来,也不及这一天在海口拍的。




午饭时间到了,尽管我们一点都不饿,老同学还是说要随便吃一点。他说的随便可真不随便,“随便”点了几个菜,出品、味道都相当不错。焗番薯叶,红烧乳鸽,海鲜小炒都是色香味俱全。身处“食在广州”几十年,要我赞外地的菜肴,真是不容易。


午饭不久,老同学又带我们到了一个大茶楼,说是喝老爸茶。他介绍说这老爸茶本来是男人们喝的,现在谁都可以来喝了。
只见这茶楼足有上千平方米,一边靠着河边,头顶只有一块简单的天幕遮挡,可以看到天空,桌椅板凳异常简陋,还有些陈旧,但人声鼎沸。
据说老爸茶是海口市的特色茶文化,老爸老妈子们相聚在一起喝茶,是海口市的一道风景,一壶茶,一碟花生,或一二个面包,陈旧的桌凳,围着三两个打扮朴素的茶客,闲闲静静地
你看,茶客们在茶店里,悠悠闲闲,一边喝着茶,一边吃着小吃,看报纸,或说着古今中外闲情逸事,谈天说地。老爸们爱谈论时事,说世道变化,××官贪污被抓,××老板胡作非为……说到激动时,喜怒形于色,或是拍案惊奇都无妨。说得口干舌燥时,喝口茶再说,或是悠悠地吸一口卷烟,吃一两块小吃,又继续说下去;老妈子们却是一手摇着蒲扇,东家长西家短,谁家的媳妇孝顺,谁家的儿子发财,谁家的孙子乖巧,尽是鸡毛蒜皮地扯着;年轻人也在这聊着人生,公司老板的长短……不管如何,他们总是其乐融融,和和气气,悠悠闲闲。
海南的生活节奏很悠闲,让老爸茶得以盛行,海南很多地方都盛行,老同学也会在某个周末的下午开始简单的“老爸茶”聚会。





骑楼大多是上世纪初一批批从南洋回来的华侨借鉴当时的南洋建筑风格所建。骑楼大多布满优雅细致的雕塑和洋派的装饰,很有些巴洛克的味道。骑楼楼层都不太高,两三层的居多,有些还保留着早前的商号、凭栏、门窗等处的精美雕花。





这里的骑楼以白色居多,白色骑楼建筑既有浓厚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特色,又有对西方建筑的模仿,还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文化的影响,这些独特的建筑风格让人感到一座骑楼就是一幅风景画。




老街还有不少雕塑,比如《送别》、《下南洋》、《梳妆》、《黄包车》等等都栩栩如生,每座雕塑神韵之活灵活现,令游人立马有与之合影的冲动。






被岁月拨去了白灰的墙面徒留斑驳;墙体里钢筋裸露,沧桑中掩不住昔日辉煌;倒塌或未倒塌的屋墙长出了榕树,不知道根已延伸去到哪里;山花掉了,小柱不见了,站在阳台上也不敢扶栏眺望。也许,你脚下踩的一口砖,手扶的一片墙,可能都有一段故事,所以这里的骑楼应该好好修缮保护。
感谢我这位眼睛里没有一点杂质的同学,让我们一日跑马观花游遍海口,一眼看尽百千年,他的热情就像海口冬日里的阳光温暖动人。
(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