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并不等同于智慧

标签:
情感 |

智慧有各种不同的形态,或淡泊或无私,或坚守或奉献,却从来不是畏惧,不是退缩,不是所谓的明哲保身,识时务者。在人生的大是大非面前作出抉择,这是一种智慧;在国家民族的利益前有所取舍,亦是一种不会被时光磨损的智慧。
网上有个中国古代最聪明的人排名,依次为:1、赵普2、鬼谷子3、姜子牙4、老子5、孔子6、管仲7、范蠡8、李斯9、诸葛亮10、刘基
鬼谷子也就是王诩,是战国时期非常有名的人物,他不仅信奉道家,而且还创立了纵横家,鬼谷子是历史上十分有名气的谋略家,知识非常丰富,也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大家。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话说的就是姜子牙。姜子牙,吕氏,名尚,字子牙,也称吕尚。汉族,寿至139岁,先后辅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传说在姜子牙72岁的时候遇到了周文王,并且开始一心一意辅佐他,并在后来辅佐了周武王,周朝的建立都有他的一份功劳。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姜子牙是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老子是一位十分普通的人,看外表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老子此人可不一般,有着高的思想觉悟,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上都是有巨大影响的人物。老子是人,但要从宗教文化去研究,他又是神,是道教的教主。老子留下的五千言《道德经》,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大宝藏—也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第一部名著。其内容涉及哲学、文学、兵学、美学、医学、社会学、伦理学、天文学、养生学,被誉为百科全书。他的清静无为的学说,一物两项的转变率的辩证理论,深邃的天人之际的哲理,2500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文化基因,渗透到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生死观等各种文化观念。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人类目前和未来的文化和生活提供着积极的智慧。
孔子,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管仲是春秋时期人物,还是法家的代表人物。管仲于公元前698年开始辅佐公子纠,并且在后期担任丞相一职,在位期间管仲提出了很多观点,也提供了很多谋略,帮助齐国成为霸王之列,后人将他的观点编成书,并且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多帮助。
范蠡是春秋时期比较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比较了不起的商业理论家。范蠡虽然出生于贫寒之中,但是并不甘于平凡,善于抓住机遇,也有很大的抱负和理想,因为对楚国的极度不满出走越国,并辅佐勾践成就大业。
李斯大家应该也比较了解,是秦朝丞相,同时也是历史上十分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完美的继承了丞相一职,不仅帮助秦始皇一统天下,并且在秦朝的法律上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意义的看法,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见诸葛亮的地位何等重要。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诸葛亮有很多传奇故事,虽说有些真实性有待考究,但是还是不能否认诸葛亮的伟大成就。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人物,为蜀汉大业的兴盛呕心沥血,而且在文学上也有一定的造诣,写出了《出师表》等千古传颂的优秀作品。
刘基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刘伯温,是一位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也是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丞相,他可以称得上明朝的开国大臣。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上既聪明又智慧超群的人,普通人无法企及。那么对于满世界都是普通人的人们来说,比如我,既不聪明也不智慧,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