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和别人聊天时,我从来不敢轻易说出“感同身受”这个成语,请别责怪我先解释一下这个成语的意思:“感”就是感激;“身”即是亲身。 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现在多比喻虽未亲身经历,却如同亲身经历过一般。
鲁迅先生在《而已集》里写到一段话: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墙上有两个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是觉得他们吵闹。这段话至少表明,哪有什么感同身受?0
我以为,你如果没有经历过失恋的痛苦,你也许不可能对失恋的朋友安慰到位;你如果没有在医院伺候过病中的父母,你不可能体会到其中的艰辛和挨骂的痛苦;如果你没有和父亲永别的撕心裂肺,请不要用感同身受来安慰我,所以请别以为别人对你说出“感同身受”这句话时,就是真的感同身受了,除非经历过,不然就不会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针没扎在你身上,你就永远不知道有多疼。而我,与人有相似经历或相同的痛楚时,我才敢用“感同身受”去安慰别人。感同身受是为了理解对方,更是为了让对方接受到我们的理解。
以下我又要唠叨些鸡毛蒜皮的感受了。
以前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打仗该如此,但生活中呢?其实“等我都准备好了再说”,这是句中看不中用的话:“等我都准备好了再上班”“等我都准备好了再开店” “等我都准备好了再结婚”……很多事不开始做,根本不知道该准备些什么。“都准备好”是永远不存在的状态,再怎么等,也没办法“都准备好”的。只有接受这个真相,才会比较有勇气面对生活。
一个人懂的东西越少,看到的东西越少,往往容易自我膨胀。反而看的多了,懂的东西越多的人,更加的谦虚。这就是俗话说的一桶水不响,半桶水晃荡。谦虚并不是说否定自己,谦虚的人并不是说不自信,而是他们清楚自己的能力,清楚自己的定位。
苏岑说:
卑微的讨好别人,只会换来别人的无视,这世界只有自身的强大,才能换来别人对你的重视,只有平等的对待,才能换来真正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