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游记 |
郑王庙,又称为黎明寺,是纪念泰国第41代君王、民族英雄郑昭(祖籍广东澄海县,名信)的寺庙。始建于大城王朝,当时名皇冠寺,后改称昌寺。黎明寺是泰国著名的寺庙,也是泰国王家寺庙之一,该庙与华裔的民族英雄郑昭有关,他曾率军驱逐缅甸敌人,拯救河山,并创建了吞武里王朝。




此庙为何又叫黎明寺,是有故事的。此庙在大城王朝时是一座古寺,称为“玛喀寺”。据说,当年郑王驱逐缅军後,顺湄南河而下,经过此寺前,正好是黎明时刻,遂下令上岸到寺里面礼拜。后郑王登上王位,下令重修此寺并改名为“黎明寺”,又名郑王庙;另一个说法是由于其庙内最高的塔尖直插云霄,高79米,人们便觉得它是每日首先接触阳光的地方,故给予“黎明寺”之名。郑王庙内这座高达79米的“拍攀”大佛塔,始建于1842年,属于大乘舍利塔式,尖塔的外面装饰以复杂的雕刻,并镶嵌了各种彩色陶瓷片、玻璃和贝壳等,是泰国规模最大的一座大乘塔,周围尚有四座与之呼应的陪塔,形成一组庞大、美丽的塔群,其规模在曼谷仅次于大皇宫和玉佛寺,有“泰国埃菲尔铁塔”之美称,令人叹为观止。




走进郑王庙(泰国的所有寺庙对女性衣着都有要求:不能暴露,裙子最好到脚踝处,不可以露出肩膀,男士不能穿短裤),王冠形尖顶的门楼、佛亭、四方殿、佛堂、佛像成行的长廊,传递着佛寺古韵。





郑王庙高耸入云,古朴而庄重,周围有小塔簇拥,雄伟壮观。它与曼谷隔湄南河相望,规模庞大,仅次于大皇宫和玉佛寺。




郑王庙虽不像玉佛寺那样绚烂夺目,却绝对称得上雄伟壮观!特别是雄壮塔身上,那些用中国瓷片镶嵌的柔和娇嫩的图案,竟以一种温软的秀丽,扮美出典雅厚重的景象及卓尔不群的气质……使我一秒钟之内就被征服。
五座佛塔所在的方形庭院,面积并不大。与普通泰式小乘佛教的尖顶佛塔不同,郑王庙内的一大四小佛塔的顶部都是粗顶。位于中心的主塔,就是79米高的巴壤塔,底座和塔身均呈方形,层数很多,且面积逐层递减,显得古朴而庄重。10泰铢硬币的背面图案,就是郑王庙主塔。塔身装饰以复杂的雕刻,并镶嵌了各种彩色的陶瓷片、玻璃和贝壳等,与周围四座陪塔相互呼应,形成一组庞大而美丽的塔群。



佛塔四周雕刻着呈托举状的“夜叉”,看上去栩栩如生,萌萌的非常可爱。在古印度神话中,夜叉是半神,有关其来源,说法不一。据《毗湿奴往世书》所述,夜叉与罗刹同时由梵天脚掌生出,但双方通常相互敌对。夜叉与害人的罗刹不同,对人类持友善态度,因而称为“真诚者”。泰国在接受佛教的同时,也吸收了很多印度婆罗门教的内容,并且夹杂了自己的很多理解、演绎,“夜叉”就是其一,把它视为类似“门神”的镇妖武士。


郑王庙主塔的台阶不但高而窄且非常陡峭,倾斜度几乎有90度,爬上爬下很不容易。我爬上一层楼的高度后,再也不敢爬了,上下太困难了!奉劝各位,如果你不是足够年轻且平衡感较好,最好不要贸然尝试。



上文提到的塔身镶嵌的陶瓷片,自然来自中国。当年,中泰两国贸易频繁,中国商人收购泰国的象牙、皮草之类,而泰国商人则会购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等。中国货物运往泰国时,海运怕船重量不够,往往用一些碎瓷片压船底,货物运抵后,这些碎瓷片就成了废物。于是,聪明而又节俭的泰国人在修建郑王庙时,便将这些碎瓷片用于塔身装饰。
经过能工巧匠的精心设计与镶嵌,废弃的瓷片、瓷盘、瓷碗,组合成绚丽多彩的花卉图案和栩栩如生的神灵塑像,成为变废为宝的建筑经典!别出心裁的瓷片装饰,堪称郑王庙精美绝伦的中国元素,我相信,来到郑王庙的中国游客,一定会被它们深深吸引。同时,这些以青花为主的瓷片,也奠定了郑王庙塔群青白相间的色彩基调,使之呈现出与金碧辉煌的泰国主流寺庙截然不同的气质——既古朴淡雅又卓尔不群,既节俭又美丽异常。
下午5点,到达河畔夜市。







这里之所有受到很多游客的喜爱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这里的环境好,很干净,而且很有文艺的气息,晚上的时候还能看到音乐人的表演,真的不仅是吃好了,还玩好了。








再来说一下这里的吃吧,也许吃的是这里最引人注目之处。每个食品摊档为了吸引顾客都各出奇招,水果档口挂着以假乱真的大芒果、大香蕉,黄橙橙的泰式炒饭里有大块鸡肉……
这里的美食大多都是烧烤为主,这一点和别的夜市差不多,不过在这里我是发现了惊喜,居然看到一家店正在烤鳄鱼,并不是切块烤,而是像烤乳猪一般,整头的烤,他们只是把鳄鱼身体的部分皮弄掉了,头部的皮还在,看来泰国人的口味还是比较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