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我爱我的国#大义之人第五章义举:无私给予回

标签:
我的中国榜样报告文学杂谈 |
大义之人 第五章 义举:无私给予回报感天地
三.倾情文化教育事业
在文化艺术上,张友生还资助了福寿仙老干部体育舞蹈艺术团、小精灵少儿剧团、魔术团、海珠区小海燕艺术团等等。
福寿仙刚起步没多久,开始赚钱了,张友生如此慷慨大方,难道他的工厂成了印钞机?赚到了花都花不完的钱吗?那些老艺术家的艺术与他的福寿仙的发展有关联吗?那舞台上活过来的阮玲玉又牵动着他的哪根神经?值得他如此投入吗?古往今来,不管是黑色的还是红色的资本家,都是把经济运作当成谋利的手段,赚得盆满钵满,还要赚个金山银山,商人的本质就是谋取最大的利润。而张友生如此这般向天空扔钞票,究竟为的是那般?熟悉他的人内心充满疑惑,不熟悉他的人瞪大了莫名其妙的眼睛。
人们看到的究竟是什么呢?看到的是他对艺术的慷慨资助后,更多的善行义举接踵而来,而且情节生动,还富有传奇色彩,足以让你目不暇接。
且看吧!这是对科学技术活动的义举。
同年4月,张友生又出巨资赞助了中国首次北极科考队的记者采访活动。“福寿仙呵护人类安康到北极”的红旗由羊城晚报的刘刚记者带到了北极的冰山上。下文是当时羊城晚报头版头条对此事的报道。
祝福声中远征北极
本报记者刘刚等第二批科考队员今出发
广州福寿仙厂支持了此项活动
本报北京今午专电 记者许志权报道:今天上午11时,首征北极点的我国科学考察队等第二批共六位队员,带着亲人和战友的殷殷祝福登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将于首批队员会合,共同参与北极科学考察活动。
北京机场内洋溢着浓浓的惜别之情,本次科学考察组委会负责人和中科院的专家们专程到机场为队员们送行。科考队员、本报记者刘刚的妻子,抱着两岁的儿子也来为远征的丈夫送别。一个眼神、几下整装的动作,融入了亲人的祝福,平日活泼好动的小家伙这会儿被父亲抱着,变得老实了,他给爸爸送上一个甜甜的吻。在大家话别之际,有力的握手,显示了刘刚等人必胜的信心。据悉,第二批科考队员将飞往美国明尼阿布利兹市,然后乘车到伊利市与首批出发的科考队员回合,22日包机飞往位于北纬75度的加拿大雷索柳特。此后,科学家们将在雷索柳特的冰上跋涉前往北纬78度的尤里卡补给站,视天气好坏再飞到北纬88度向北极点进军。
又讯 广州市福寿仙保健品厂总经理张友生获悉本报派记者参加北极考察之后,立即表示将全力支持这项极有意义的活动。本报记者刘刚离开广州赴京前夕,张友生还设宴欢送刘刚远征北极。
——原载1995年4月18日《羊城晚报》第一版
仅仅在1995年,张友生和他的福寿仙除了赞助话剧《阮玲玉》在广州演出、北极科考队的记者采访活动外,还向北京第50届世界统计大会捐资30万元,向北京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捐资50万元等等重要活动。
1996年,张友生和他的福寿仙更加出名了,他们资助的有关文化科技活动不胜枚举,各大媒体经常见到张友生和福寿仙的大名。
此时,张友生的另一根神经又被触动了,不但继续支持文化科研事业,而且开创了乐善好施的新生面,那就是教育事业。
1996年2月,福寿仙赞助广东省一级小学校长研究会,有关媒体是这样报道的。
人类灵魂工程师与人类健康工程师共谋小学生体智发展新途径
福寿仙公司与广州市省一级小学校长研究会拉开研讨这一命题的序幕
小学生负担过重,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如何在保证教育内容落实的前提下,又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广州福寿仙保健品有限公司与广州市省一级小学校长研究会就此课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这是企业与教育联姻的新举措。
福寿仙厂生产的小精灵菇王口服液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调节人体的防御系统,能健脑益智,最有效地保障少年儿童的健康和精力的充沛;小学校长研究会很重要的研究课题,在于一方面要坚决刹住超教学大纲的使小学生负担过重的额外学习任务,同时,从我国目前教学方式的小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出发,又不能对教学大纲偷工减料。因此,应当谋求一条为孩子增强体质,以适应目前繁重的学习任务的新途径。
这一现实的需要,使看来与教育相去甚远的福寿仙公司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走到了一起。
中国明星企业福寿仙曾与市教委有过多次密切而成功的合作,其中为广州市10所小学和10所幼儿园的300多名体弱多病的孩子赠送小精灵菇王口服液的爱心行动,反响热烈,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普遍赞誉,收到了极佳的社会效果。
曾任报社记者站站长、宣传处处长的福寿仙公司总经理张友生说:“百年树人,教育为本,全社会都应当从放自己的优势出发,寻求支持教育,为教育排忧解难的机会,从增强青少年体质出发,以保证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的落实,促进教育社会化为目的。我们愿以自己良好的企业形象,高科技的保健品,为孩子们拥有健康的身体、聪明的才智而尽力。
陈兆熙会长说:“小精灵”诞生三四年来,以她自身的特色,不自觉地进入了小学生的天地,不少学生家长都在我们面前赞叹她不可取代的作用。我们是在这一不自觉的实践基础上,从今天开始自觉的研讨与推广。
2月3日,在东山区培正小学礼堂,福寿仙公司与广州市省一级学校小学校长研究会正式签约,广州市有关领导、市教委主任姚继业参加了签约仪式。
——原载1996年2月2日《信息时报》,2月4日《广州日报》、《亚太经济时报》,2月21日《岭南少年报》、《广州青年报》、《体育参考报》、《舞台与银幕》,《四川工人日报》、《西南经济日报》等。
1996年,张友生又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设立了“福寿仙奖学金”,为期10年,共需资助上百万元。每年该奖学金颁奖时,中大的领导都要邀请张友生参加。下面两篇消息记录的是1996年和1998年颁奖时的盛况。
福寿仙倾情教育与科研
【本报讯】广州福寿仙公司为支持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的教育、科研工作而设立了“福寿仙奖学金”。本周在中大新落成的马文辉堂举行了首次颁奖典礼,共有13名优秀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喜获该奖学金,6名大学生获“福寿仙优秀学生和优秀干部”奖。
福寿仙公司是以研发医药保健食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一贯坚持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坚持高科技高质量的名牌战略,坚持高新技术与传统中药相结合,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名牌保健食品,同时,其良好的企业形象及社会效益已深入人心。
另据报道,从今年起直到1999年,福寿仙公司将拨款8万元,资助广东药学院、仲凯农学院、暨南大学、广东民族学院邓海莲等13名女大学生完成4年大学学业。这是福寿仙企业为扶助贫困学生再献爱心的又一举措。
——原载1996年12月30日《南方日报》、《医药经济报》、《四川工人日报》,12月27日《现代企业报》,12月28日《体育参考报》,12月31日《广东商报》等。
“福寿仙奖学金”在持续着,而在1998年第三届的颁奖典礼上,各大报刊的报道就更为详尽了。
企业无近远期回报 志在国家民族兴旺
福寿仙公司在大学新兴基础学科设奖学金
三年实践开创新的资助教育风尚
1998年12月2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向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颁发第三届“福寿仙奖学金”。
这是广州福寿仙公司在该院设立十年奖学金的第三年度颁奖。
福寿仙奖学金是企业在中大生科院设立的第一个奖学金。中大生科院所从事的教育、科研的学科,基本上是新兴的基础学科。由于国家对基础学科的教学科研、学生奖学金的投入经费尚不充裕,社会各界对新兴学科的长远意义缺乏认识,因而该院的莘莘学子面临求学深造的窘境。“福寿仙奖学金”是在这种背景下设立。
在历届福寿仙奖学金隆重的颁奖仪式上,中大生科院的领导都忘不了说这样的话:企业资助教育科研,通常是选择那些近期能出成果,成果能为企业所用的教育科研单位,也就是要从企业自身发展的直接、间接的回报来考虑,而福寿仙公司对我院的资助,从他们自身来看,近、远期均无回报,这正是福寿仙奖学金最为广大师生感动之处,也是张友生总经理的人格魅力所在。
福寿仙公司在大学新兴基础学科设奖学金所表现出的精神,在生科院形成了另一种推动教学科研、促进学习成才的力量。第三届获奖博士生代表蒋建敏说:“人生最困难的时候得到资助,是一生都忘记不了的,当我们走出困境,有所作为时,会把因今天困难时得到帮助所唤起、并认同的这种美德发扬光大。”据中大生科院统计:三年间,“福寿仙奖学金”已奖励本科生、硕士、博士生72人,他们均成为学院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走出学院的已做出显著成绩,留在学院的博士生创造性地完成一批科研项目。这正如孔子施教,贤人三千啊!
在“福寿仙奖学金”第三届颁奖仪式上,福寿仙公司总经理张友生对获奖同学说:“我们办企业的宗旨,就是为了振兴民族工业,振兴民族工业要靠科技进步,科技的重大进步,是要靠基础学科飞跃式的突破,这种突破虽然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甚至要从百年树人做起,但这是从根本上振兴中华民族所必需。希望大家为振兴中医中药事业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负社会重托。”
福寿仙公司无私资助大学基础学科的精神,中大生科院师生不仅在本院广为宣传,而且通过各种渠道、场所、机会向社会宣传。在他们看来,只有宣传好福寿仙公司的这种精神,才是对福寿仙人的最好回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福寿仙奖学金已产生连锁效应,自福寿仙公司在中大生科院首先设立奖学金以来,社会各界、海外同胞总共在生科院设立了5项奖学金。
——原载1998年12月10日《羊城晚报 新闻周刊》、《南方农村报》,12月17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12月12日《中国医药报》、《广东商报》,1999年1月1日《医药经济报》等。
曾两度获得福寿仙奖学金的中大药学系李咏春在给张总的感谢信中写道:“当我亲手从领导手中接过八百元奖学金时,我几乎不相信这是真的,这是我从小到大自己获得的第一批奖学金……在这儿我衷心感谢福寿仙给我们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药学系越办越好,与福寿仙一起携手前进,迈向美好明天。”
“我是药学系95级的学生。非常感谢贵集团对我们系的关心和支持,感谢贵集团所设立的福寿仙奖学金对我学业的莫大帮助。”——肖瑛
曾经三次获得福寿仙奖学金的肖玲说:“每一次拿到奖学金之后,我心里都在想,真是太感谢给我们药学系的同学提供奖学金的福寿仙企业了,是他们给予药学系莫大的支持,给与同学们莫大的鼓舞。”
“福寿仙奖学金数额较高,而且设立了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学生鼓励金,这是全校其他专业没有的。我认为这不是钱多少的问题,而是在于它的公平性,它使所有在学习上刻苦认真的同学均有机会获奖,这就激励了所有获奖的同学及未获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在同学中树立了良好的学习风气,这也是我们95药学班能连续三年获得学校‘优良学风班’称号的原因。就我个人而言,每次拿到奖学金之后,我都感到它给我在学习上带来的巨大帮助……我也深深懂得这份奖学金的内在涵义,它凝聚着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期望,希望我们能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晓东1998年11月22日来信说:“对人生的怀疑而产生的彷徨与痛苦都转化成了前行的动力。这时听闻张友生在药学系设立了福寿仙奖学金,我深深地为先生的远见卓识所感动。先生所经营的福寿仙和小精灵品牌以前已有耳闻,是保健品市场上的一支生力军。先生和我们一样都担负着振兴民族药业的重任,流动资金对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先生特来中大药学系设立高额奖学金,以先生的远见和气魄支持中国新生的药学学科,发展中国的药学事业,令我由衷的敬佩与感激。”
“这奖学金的意义与我来说不同一般,它不仅代表着一种荣誉,更有着实际上的作用。……没有什么语言能形容我得知自己获得‘福寿仙优秀学生奖学金’时的心情,我只想衷心的对先生说声‘谢谢’!感谢你对我们的关系和爱护,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努力为振兴中国药业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