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行散记】之二:希拉穆仁草原,八百年蒙绿发的少女?

标签:
游记杂谈 |

【内蒙行散记】之二:希拉穆仁草原,八百年蒙绿发的少女?
8月14日,从酒店高处远望呼市街景,发现也是高楼成片,只是楼高不及广州。
草原的敖包。通过《敖包相会》这首歌被世人熟知的敖包,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载体。敖包也是远行的商人们用石块垒起来作为马队、驼队的路标用的。希拉穆仁草原上的牧人们就有这样一种传说。因为,希拉穆仁草原自古以来就是“驼道”必经之地。
骑马,马只走了几步,恐高,有点颠,立马要求下马,怕万一马一旦小跑或稍微走快些我会害怕,拍了张假装不怕的片片,下马,去玩卡丁车,也是师傅开车我坐车。而后随意在草原漫步,拍拍蒙古包。
之后入住蒙古包,结构上可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蒙古包,前面的三分之二是大通铺,后面三分之一是洗手间,水很小,冷热不均。






演出场有半个体育场那么大,观众席可以容纳五六千人,折叠式座椅看台,膜结构遮阳顶棚,演出场地是最原始的泥土地露天场,四周假石山围起造景,场地中间还有一个山包,演艺场很简陋,但演出却震撼人心。
音乐震天动地,主持人还要先请示坐在中间的“王爷”(王爷好像也是游客)可否开饭,“王爷”说了句可以,诈马宴才得以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