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久矣 尚有爱否?
时下,不经意中就听到许多关于年久的婚姻像鸡肋的故事,食之无味,弃之又可惜;再加上去年每天都有5000对夫妻离婚的统计数字,着实吓人;前段时间断断续续看了几集电视剧《金婚风雨情》,平平淡淡的叙述中,看到的多是亲情,似乎婚姻久了,很难再用爱情来维系,多半靠的是亲情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如我们父辈那一代人,躺在床上时,经常会望月思故乡,觉得离开故乡很多年了,年纪越大越容易思乡,免不了萌发思过去之悠情。可是他们有没有想过,婚姻久了,尚能抒发思念往昔岁月婚姻之初的爱情吗?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婚姻久矣,尚有爱否?
能过银婚、金婚者,往昔较多,时下乃至往后,会是越来越少。一婚成金银婚,应该是很幸运的。而如今我们不能不考虑这样的现实,婚恋、成婚,是大多数人在情窦初开时,对异性的吸引所致,那时的男女双方尚涉世不深,对自己、对他人的认知都还处于懵懂状态,知之甚少,一生的价值取舍远未成型,为满足第一需要,神不觉鬼不觉地被爱神绑上了婚姻的战车。随着岁月的流逝,没完没了重复着第一需要的故事,热浪渐渐一浪低过一浪了。再加上彼此人生事业之路的延伸,差异性日益扩张,又由于各自涉足的人际网络不同,这些人际网络为你编织着各自不同的五花八门的人生价值超市,回顾与展望,坚守与更新等等买卖观应运而生。于是乎,当初的纯情之婚姻,免不了被世俗的得失观所折磨。加之年纪大了,不光是身体老了,对第一需要的消费能力也降低了,而且心也老了,当初纯之又纯的爱情被各种价值尺码蹂躏着。由此看来,许多老了的婚姻,就只剩下婚姻的躯壳,没有了婚姻的实质内容,爱是没有的了。
至于那种被社会、被父母、被弟妹当成必须完成的任务而形成的婚姻,经过几年风雨的洗礼,就更谈不上有爱情了。古老的中华名族,有不少事儿让人不得已而为之。原本就没有遇到知己,但由于已经到了婚配年龄,社会就对你绷着一张脸,不断重复这样一句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如果不婚不嫁,你就没本事,连男(女)朋友都找不着也太丢人现眼了。于是父母为你急,弟弟妹妹也在为你急,大的不婚嫁,排行在后的弟妹们的婚事也不能办,总不能“爬头”吧?长此以往,真的撑不住了,就算不顾自己的面子,也总要替父母、弟妹们着想吧!于是马马虎虎,只求形似,不讲神似地让婚姻的绳子绑上了。如此这般完成任务的婚姻,那更是江河日下,情义是越来越薄、越来越浅。这种婚姻久矣,哪还有爱?
各种各样的原因,都能造成婚姻久矣,已无爱矣的无情现实。而天长地久,直到人生尽头人之弥留之际,还能散发着本能的爱的婚姻,那是少之又少,难上加难的。在我看来,彼此的素养、社会阅历、情趣爱好、价值取舍,乃至事业都能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达到两人似一人的境地,从物质到精神,处处在互动,动之紧相依,那才真正是廉颇老矣,也能爱啊!
如今不少的老婚姻(老婚姻的时间越来越短,结婚三五年或七八年就可以称为“老婚姻”了),只不过是形同虚设,或被婚外恋、婚外情所补充,或被传统的道德观所禁闭、或被生活压迫着不得不维系……形神合一,经久不衰地充溢着爱情的婚姻,自古以来就不多见,连侠义肝胆的大诗人陆游陆放翁,对他一生真爱的唐婉,也无法白头到老,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岁月,也只能几度到绍兴沈园写几首表达爱恋的诗词罢了。
婚姻久矣,尚有爱否?爱情是不多见了,唯有亲情永在。
(110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