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禾雀花,春天轻盈飘逸的精灵

(2018-03-15 21:34:37)
标签:

游记

禾雀花,春天轻盈飘逸的精灵

                         禾雀花,春天轻盈飘逸的精灵


        广东禾雀花,的确是有态度、有原则的花,如洛阳牡丹花一样,只挑取一年中最好的春日时光(3—4月)绽放,其他时段,绝对地休养生息。

禾雀花,春天轻盈飘逸的精灵

  一年一度欣赏禾雀花的盛事已经来临,尽管比不上牡丹的雍容华贵,但禾雀花绝对是小家碧玉中最惹人怜爱的精灵,而且她们天生恩爱有加,都是一对一对地携手来到人间,绝无寡男,于是众位看官欣赏之下,自然也是欣喜。所谓好花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禾雀花的花期只有40天左右,因此,赏花要趁早,莫待花凋空遗恨。

禾雀花,春天轻盈飘逸的精灵


       禾雀花属藤科植物,每年清明前后开花。 其藤粗过人臂,攀缠于其他树上,如挂秋千。禾雀花簇串状花穗,直接长在悠长的藤蔓上,每串二三十朵左右,串串下垂。

禾雀花,春天轻盈飘逸的精灵
   禾雀花,色泽、形象俱佳。其花形酷似雀鸟,吊挂成串有如禾雀飞舞。禾雀花长约58厘米,每朵花都好像一只小鸟,共有五块花瓣,花瓣颜色多样,有淡绿色、紫色、褐色、乳白色等,其中有两块花瓣会卷拢成翅状, 风情万种、十分迷人,颇具观赏价值。

禾雀花,春天轻盈飘逸的精灵

      如果说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的话,那么,禾雀花就是大自然中的象形植物,一对对如纷飞的翠鸟,一串串挂在青藤,上下求索,叽叽喳喳絮絮叨叨地说些春天的鸟语。我不知道,禾雀花到底是不是广东独有的植物,但是禾雀花的传说绝对与羊城相关。

禾雀花,春天轻盈飘逸的精灵
  相传数百年前,八仙之一的铁拐李来到羊城,他想看看数年前让五羊为广州带来的稻穗长势如何。但是他却看到了,稻田的谷穗被一大群禾雀吃光,农民颗粒无收,顿生怜悯之心,便用山藤将禾雀缚住,困之于山野之间,只是在每年清明节前后,庄稼青黄不接之时才将禾雀放飞。于是便才有了这三月烟雨中的禾雀花。

禾雀花,春天轻盈飘逸的精灵
  在诸多关于禾雀花的传说中最传神的有一种说法,禾雀花的确是禾雀附体,将她们的翅膀折断,能看到红色的丝。至于这个说法,我一直无法求证,因为她们一直活生生地在枝头腾跃,我们哪忍心扰了她们清幽要她们受折翅之痛?

禾雀花,春天轻盈飘逸的精灵
  春日,又到华南植物园看禾雀花,这里除了最常见的白色禾雀花,还有罕见的紫白相间、粉红色及全紫色禾雀花。这些彩色禾雀花,花色艳丽夺目,花朵比白花的小三分之一,除头部为绿色略带锈色绒毛外,其它部位均是紫色或粉红色和白色相间,形态奇特,小巧玲珑,可爱又好看。其中全紫色禾雀花为华南植物园6年前引种而来,经过精心栽培种植,自2014年以后一而再再而三地与游客见面了。

禾雀花,春天轻盈飘逸的精灵

      华南植物园的蒋博士介绍,禾雀花的花形奇特,每朵花都像一只只小小的麻雀,绿色禾雀花的花瓣似翡翠一样晶莹剔透,整朵花跟真禾雀鸟一样。近观赏,禾雀头、嘴、翼、尾”“四脏俱全,那禾雀花的眼睛在哪呢?其实剥开花萼上的棕色绒毛,禾雀的两只眼睛就展现出来了。

禾雀花,春天轻盈飘逸的精灵

       我的脚步走过在华南植物园的蕨类/阴生植物区、广州第一村还有西门藤本植物区,不断有白色、粉色和珍稀的紫色禾雀花跃入眼帘,相机手机不断的拍照,回来一整理,居然又拍了100多张!

禾雀花,春天轻盈飘逸的精灵
  在郁郁的大树间, 一串串玉色的禾雀花悬在饱经沧桑的老藤上,远远看去,就象一群群禾雀团在一起嬉戏, 听说禾雀花很有灵性,你若不小心划一道痕上去她就会流泪,流出血一般的泪,暗红色的……

禾雀花,春天轻盈飘逸的精灵
   在那春雨中聆听禾雀,禾雀不曾鸣叫,只立于风中青藤之上起舞。那立于青藤之上起舞的禾雀是精灵, 是有着禾雀鸟身型般的花的精灵。有位老者直接就说:好靓的禾花雀!

禾雀花,春天轻盈飘逸的精灵

   你见过吗? 这青白色的禾雀,高昂着头,振动着羽翅,你想象不出它以何等美丽绝伦的姿态飞翔!禾雀花,春天轻盈飘逸的精灵

古老的藤衬着密密的素色的花,那种淡雅让人想起写意国画。禾雀花,春天轻盈飘逸的精灵

面对着她,足以让人感觉到她那纯朴的美,她的微笑,她的满足,那是一种成熟的无悔的美,在属于自己的季节,灿烂的开放!

(照片摄于华南植物园)

禾雀花,春天轻盈飘逸的精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