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漫记】和顺古镇:华夏血脉拓边致远的倾诉


标签:
游记 |










镇前一马平川,清溪绕村,垂柳拂岸,让人流连忘返。两座石拱桥,桥下流动着溪水,两岸绿草垂柳相映,沿溪窄窄的平坦地被山岭庇护着,山陡峭的坡屹立着八姓宗祠、图书馆、宅院。溪边窄平走廊演化为商业街,马帮行走南亚的遗址鲜活夺目。难怪当年的民国代总理李根源写诗称赞和顺为“绝胜小苏杭”。 行走在云贵高原的小桥流水间,恍若江南。




















和顺以自立,和顺以自强,和顺以揽天下。逐渐从戍边的刀光剑影升华到诗书礼家,兴商发展经济,南下跨过边境,马帮经济与东南亚、南亚诸国交融,直至今日,小镇远在东南亚、南亚乃至欧美的华侨人数超过今日小镇6千余人的一倍多。




























作为和顺镇形象代言人的央视主持人崔永元的代言词,被和顺人整成了金字牌,挂在了和顺图书馆里面。小崔说:“和顺有许多不足:第1点是历史太短,比美国才早几百年;第2点是开放太早,四百多年前就已经开放了。当时,乡里人就走出了国门;第3点是建筑风格有点零乱,有徽派的,有江南水乡的,也有欧式的南亚风格的,不太注意更新,到现在为止,还保留着古镇的模样;第4,他们对文物不大珍惜;第5,和顺镇的人吊儿郎当,时常有人把牛放在山上吃草,自己跑去图书馆看书。”正话反说,诙谐之中足见对和顺的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