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而不败”胜过“东方不败”(溪边薰衣草)
(2014-03-06 21:17:23)
标签:
杂谈 |
"腐而不败”胜过“东方不败”
“东方不败”是武打小说(影片)中的侠士明星,他武艺高强,侠肝义胆,在打斗场上,眼明手快,重拳出击快如风,踢出扫堂腿闪如电,招招绝招招鲜,因此叫做东方不败。但是纵览东方不败的武斗一生,败的也不少,有时还败的很凄楚。
东方不败者有败的时候,而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本来应该彻彻底底败的、败得来没有底的“腐败”,却是腐而不败,越腐越不败。这些年来,被挖出来的大大小小的贪官有以下三种情况:
有的在一定的位置上已经“腐”了,腐烂得要发臭了,但还能往上调,升官,如震惊国人的成克杰,在云南就“朽”了,却进京当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由地方官变成京官;
有的贪官贪的能量大得惊人,在一般的情况下早就该暴露无疑了,但他一贪再贪,毫发未损,直到有一天,冷不丁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出了点问题,才牵扯出惊天大案--窝案。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为节省笔墨,不举了。所谓的窝案就是大案中套小案,案中有案,案案相连,积聚成了群案,群案的形成非一日两日,一年两年,往往是天长地久啊,可见有多少贪官污吏如此作为,经久而不败;
还有一种贪官在原来的位置上已经“朽”了,却能安然地平级调到另外一个位置上,有的历时数年,平调了两三个位置,最后才东窗事发,这一类至少说明了“腐”了也不容易败。
以上说的都是被揭露出来的“腐”而败了的,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多少腐而藏得深,没有露出马脚的呢?
为什么能够腐而不败?从以上列举的三种情况中可以看到,敢于大把捞钱的,就有钱去买官,就可以往上升,他不但不败,他还可以大胜,官场的权钱交易盛也!这是其一。其二,窝案告诉人们,真有点无官不贪,大官大贪,小官小贪,是官就贪的味道,这样顺理成章就官官相护了。腐败成了气候,成了官场的时尚,官场的潮流,小小老百姓,你能打败他吗?
上文所说,看起来是腐而不败,然而,腐败腐败,焉有不败之理?归根结底是要败的。假如这些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永远不败,那么涉及到的所在政权、所在民族、所在国度,就要被这些家伙弄败。60年前的国共大战,国民党败了,不就是他的贪官污吏太多了吗?而且贪官污吏在该党内部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吗?清王朝末期,大大小小的官吏也是享足了腐而不败的福,却把中华民族扔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腐到了极端,腐成了共性,那就全都败了。这种败,看起来是贪官污吏倒霉了,但是受损失的是更多的侠肝义士,众多的心地善良的百姓。
我希望看到的是,谁腐谁败,谁一腐就败,而不愿看到,整个儿都败。要达此目的,任重而道远啊!而今又不能用唤起农工千百万的办法,老百姓又不愿象窦娥那样去喊冤,为数不多的好官常常是独善其身,而不敢兼济天下去抗争,按社会分工,不少纪检、法院的官员也常常冒出贪官。大家都退一步想想吧,打开各自的锦囊,看有何妙计?
现在虽然加大了既打苍蝇又打老虎的力度,要从根本上铲除腐败,只不过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从当下不断公布的腐败分子的名单看,数量巨大成上升趋势,一方面说明反腐战争接连获得大胜,同时也反映了腐败分子阵容像秦始皇墓坑一般巨大和深沉,并非一朝一日就能把他们挖完除净,从根本上看,要从体制、社会形态、东方文化的痼疾等诸方面加以梳理、调节、去伪存真,使腐败没有再生的土壤,那更需要全社会的人熬其筋骨、饿其肌肤,打持久战啊!
(修改后重发)
25.天空之城 夜色钢...
赵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