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句话引火烧身

(2013-10-11 13:43:24)
标签:

杂记

杂谈

                                       一句话引火烧身

                               一句话引火烧身

 

我入了不少QQ群,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还有企业主管部门的,但我多是隐身,静悄悄地看着他们聊得热火朝天,而我却不说话,万分之一的偶尔会蹦出来说上一句,然后很快消失。

 话说中学同学Q群,连着注意了好几天,发现一个杨同学几乎每天都上来发几张莫名其妙的图片,那些图片几乎都是动漫的,脱衣美女、小猫从门缝里偷看洗白白,诸如“好白呀,好大呀”之类色色的语言,杨同学还会说上几句所谓爱情的“经典”名言。那天我终于忍无可忍了,回应了一句:“杨同学如此多情,引无数美女尽折腰”,就是这句话呀,引火烧身。

 杨同学立刻问:“你是哪班的?”

 我回:“我也不知是几班的,反正班主任是张某某老师。”

 之后就是加好友,在Q上说有空请我喝茶;再问我要手机,我加了,也给了手机号,不就是中学同学嘛——虽然不记得模样,但名字却是记得的。

 这以后,杨同学每天都在Q上问候我,对我的称呼是名字最后一个字的叠音,还把那些莫名其妙的图片发到了我的QQ上,我没理他。

 

还有一天,他在Q上说:“XX(名字最后一字的叠音),你在群空间(毕业20周年同学聚会)的相册里,穿蓝色衬衣的,你注意他”,我就奇了怪了,要我注意他干嘛?

 之后杨打过一次电话给我,说中学时的人和事,因为不同班,我一件也记不得,但他聊得不愿挂电话,我借口要外出办事,先把电话挂了。


 923日,又在Q上约我第二天去喝茶,我已经明确说明第二天没空,他硬是说“不可能(没空)”,我说:“万事皆有可能”,他不信,第二天就猛打我的手机,在半小时之内打了三次,因为正忙着,之间又接了另一个电话,加上昨天确实说好今天没空的,也就没接他的电话,事后也没回。这个举动终于惹火了他,没多久,手机收到短信,这回的称呼是连姓带名外加同学:“我打你电话你不接,而且之前你一直在和别人通话,所以是故意不接,我很遗憾地告诉你,我不会再打你电话了,也不想见你。同学群里有很多精英,他们会给你带来很多快乐的。杨某某”

哇塞,终于解脱了,我松了一口气。

 

我的QQ、手机终于安静了几天,没想到过了几天,杨同学发来短信:“XX(名字最后一字的叠音),那天打电话给你,是相约你中午出来喝茶,见见你,之前我也发过信息,第二天和你联系。虽然我跟你说话随便,但我也很尊重你,你应该明白。谢谢!”

我回复:“你已经说过再见了,再见就是再也不见!谢谢!”

他再回:“你没有给我半点时间考虑,这是你的失误,所以责任各负一半,这对咱俩是公平的,即使下次咱们见面,谁也不欠谁的。”

什么责任,什么公平,我没有再回复。

 

中午又看到他在Q上发的消息:今天你在那里吃午饭?晚饭又在哪里吃?外加一张莫名其妙的图片。

真是多管闲事!我在哪吃饭用得着你管吗?我晕。

 

国庆前,杨同学已经提前预告在假期抽空见上一面,我也答应了,因为每年的中学同学聚会都安排在国庆假期,大家一起见面,一并也就见了杨同学,把名字和人对上号,没什么不妥。

 

930日,杨同学的电话来了,用的是我没储存进去的小灵通,我接了,请我中午喝茶,因为那天就在他所说酒家附近办事,所以去了。

 

到了酒家,上了2楼,一路问服务员台号“加399”在哪里?终于在一个角落找到了他。

杨同学第一句话就说:“好漂亮,握个手。”

坐下后他说:“我见过你。”

我说:“见过我有啥奇怪,我们20年前就见过。”

“不是,昨天特意到群相册里见你,所以你刚才一上来我就认出你了,向你招手,你没看见?”

我说:“抱歉,我近视。”

 

本想在一小时内结束历史性的会见,没想到一坐就是3小时!一直都是杨同学说话,我听,偶尔哼哈几句,一直坐到早茶收市,服务员关空调、关灯,变相赶客人了,他还不想走,尽管我已经暗示了好多次我还有事,他都无动于衷,最后我下决心离开座位,他才跟上来。我的妈呀!

 

之后照例每天早上、晚上收到杨同学的早上好,晚安之类的问候,每晚都想在Q上聊天,那些“亲爱的”、“我的小妹”、“我的X”之类的肉麻称呼全上来了,他还在群相册的集体合影里把我的相片截图后发给我,配上一行字:“多可爱的女孩,谁找她做老婆,一辈子都幸福的”,真是晕死了!


某天杨同学和朋友喝酒后,又发来一条信息:“醉后才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然后又使用惯用伎俩,截图了我的另一张相片,再配上一句:“真是作家,人长的漂亮,字也写的好,文章也写的好,比起那些人强很多倍”……我历来宁愿别人当面骂我,也不愿别人捧我,若是有人总是赞美我,我会打起十二分精神,怀疑TA有什么目的。

 

于是放下狠话:“这些称呼不准用在我身上!”“再说绝不理你!”

“那叫你什么?”他问。

我说:“叫姐,或叫哥们。”之后在Q上就姐呀姐的叫得很亲切。

 

这几天,又开始打电话约我喝茶吃饭,“我们好久沒见了,安排一个时间好吗?”“中午有空吗?一起399”,“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等等。

 

死缠烂打,咋办?凉拌!也许沉默是最好的办法?

 

于是告诫自己,今后不要乱接话茬,会引火烧身的。

          (一直犹豫,该不该写,该不该发,索性......)


 .      

 

            

                                     《时间煮雨》《小时代》  
                       赵海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