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女融汇古今中外的独有韵味(完整版)


标签:
情感 |
粤女融汇古今中外的独有韵味(完整版)
粤女,说的不是越南女,指的是南粤女,也就是广东女子。然而说成“越女”,也不全错,在广东西部地区的女子,透出不少国境线外越南女、东南亚女的远古时的风韵。
粤女幸运或不幸运的就是绽放在这块融贯中华古今、东西方不同人类群落碰撞、交杂、融入的土地上的花朵。花儿离不开秧,秧儿离不开地。南粤历史变迁产生的韵律,成为粤女塑造性情的进行曲。
粤女是很难一看就透的女神,一颦一笑,貌似大同皓月,细细微观,这南粤大地东西南北中升起的月牙儿各不同。那就来个“地区差”,一睹粤女的风采。
潮州女人很少嫁给非潮州的广东人,更别提广东以外的人了,不用奇怪,不是他们不愿意嫁给外人,而是上千年的排外传统造成的,潮州绝对是男权社会,他们团结,意味着排外,意味着她们的父亲不愿意把女儿嫁给那些非潮州人,潮州的父亲总是看外人不顺眼,这是造成潮州女人为什么如何美丽的原因——在上千年的历史中,他们很少混入百越血统,而且,在强力的男权下,她们如此温顺,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弱势的优雅,压迫出“柔情”,就像植物油是被榨出来的一样。兽男们都喜欢女人的优雅,优雅就等于美丽的最好诠释。
优雅的潮州女仪表清秀,肤色白皙,性格温柔,对家庭忠贞,善于持家,尊重老人,举止淡定、毫无矫柔造作。弱点是在意识上停留于“嫁鸡随鸡”的绝对保守状态。美丽指数可居中国第一。广东其它学佬地区的女性略逊一畴,但亦可挤身中国美丽女性第一阶梯;好男人如果能娶到正宗潮州地区(中国为数不多保持优秀历史传统和富有深度的城市)的女人,不当榨油机也很幸福。
(美女企业家张玉珊,祖籍潮州)
梅州经济之于广东,如同苏北之于江苏,姗姗来迟的客家人,当他们拖儿带女逃到广东的时候,富饶的珠三角和潮汕平原已经有主了,他们只得落户于相对贫瘠的广东山区,事实上,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生活在广东地区的客家人、潮汕人和广府人,三者之间绝少来往,自成圈子,各不干扰,也就相应保持了各自的文化特征和生理特性,一般而言,梅州女人较潮州女人强悍点,作风也泼辣点,或者可以说没那么温柔。因为过去在山区,只靠男人在外面操劳,是不足以保证一家生活的,所以,梅州男人并不认为让自己的女人出门干活是可耻的事情,虽然潮州男人认为让自己的女人去工作简直是耻辱。因历史沿革,因此我们也可以从社会上看到这种情况:你绝少看到在公司上班的潮州女,而梅州女人就多了。这样也形成了梅州女人“自立、自强”的风格,她们总是很认真——对什么事情都很认真,说实在的,她们是中国乃至全球最认真的女人之一。
与潮汕为邻,除去语言不同外,在很多地方都非常相似。梅州女思想传统,相比潮汕女较为开放,皮肤细腻,身形中等,声线动听,仪容端庄,举止大方,善持家,忠于家庭。弱点是好胜心较强乃至有虚伪之嫌,美丽指数居广东第二;男人如果能娶到正宗梅州城区的女孩,虽不等于金榜题名成了“驸马”那般惬意,却也能收获无尽喜悦。认真的女人最美丽——这句话放在梅州女人身上,再恰当不过。得到梅州女的男人,谦虚谨慎地认认真真地过吧!
在追求独立自主的今天,未婚女子买房成为见证独立的有形誓言——其中包括那些工作着的梅州女人,她们会爱她爱上的男人,并一直爱下去,她们会在下班后赶回来,给丈夫和公婆做好晚饭,她们会指责丈夫,而且会发怒——合乎逻辑的发怒,她们是中国最具理性的一群,当落日的余辉斜照在她思索的脸庞,她是如此美丽——梅州女!
当楚人的战车碾过咸阳宫战士的头颅,远在岭南的大秦后裔们,在帝国倒塌的时候,你们在沉默,你们无力挽救,你们再也回不去了,你们在戈弩的引领下,选择了岭南最为富饶的南番顺从此扎根,从此,你们成为这片土地的新主人,50万的百越部族,在和秦部队的多年撕杀中,已损失殆尽,剩余的退守到深山老林,你们不屑与他们和解,更不用说与他们融合,秦人强悍的血统和对被征服民族的必然排斥态度,让你们保留着最为古老的中原基因,以后的日子里,远离政治中心的你们专心于耕作和商业,你们成就了中国最早的国际都市——广州,你们也成就了中国最为富饶的地区——珠三角,相对富裕和稳定的生活,让你们的女人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沉淀成为中国最为从容的女性。
因生活素质不断提升和广州大都市的环境感染,以及来自香港澳门同根同源的互动来往,虽然说不上漂亮,但气质绝对高居中国最前列,一口纯正的白话总是令人心醉,一条牛仔裤和一件T—SHIRT折射出广州女人对生活的宽容和理解,因为你们的从容,也让广州充满着文明最高阶段的气息——平民化。缺点是常常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了对老人的应有尊重和对家庭的照顾。
嗯!来,广州妹妹,用普通话念一段“站在船头看郊区,郊区总比老区好”,呵呵,不好意思,你们说的白话才是中国语最有韵味的语言。
是否,我们还能聆听到梅岭古道的马蹄声?或者,珠玑巷的先人足迹尚回响在耳边?作为中原南下的关键通道,我们的先人——无论是广府人,还是客家人,总是将这里当作是中点,而非终点,过客匆匆,茶饭未凉人已远——这里很贫瘠,有些地方只能种玉米。热闹过后,归于寂寞,留守下来的,我们不知道原因,唯有一点可以主观确认的是:他们封闭自己,他们无意前行,他们在这片岭南最冷的地方,传承下来,渐渐的,他们和当地的百越部落有所融合,渐渐的,一些梅州的客家人开始回迁,渐渐的,这里也开始热闹,虽然这种热闹是低分贝的。这里的女人,就和当地的石灰岩一样:低调、孤独、无意喧哗。
来自广东最冷的地方——虽然很少下雪,曾为广东重工业中心,奈何已成昨日黄花,经济的不景气和自然的吝啬,高山苦岭造就粤北女人沉默和坚韧的性格,以及不太自信的自我评判,来自中原的客家人和被迫迁居此地的畲瑶民族混居一方,血统在混合,表象在改变,成为粤北女人有别于梅州女人的原因所在。无论如何,客家的血统占据着粤北女性的绝大部分,优良的基因使她们拥有梅州女性的大部分特征。
她们总是与陌生人保持很远的距离,他们很少外出。
粤西的语言很复杂,不管是白话还是艾话,很难听懂,更不用说雷州话了(难听懂到什么程度?大家有空去看广东珠江台《外来媳妇本地郎》里阿娇的说话,而且她说的话,已经经过电视加工容易听懂多了),从语言的复杂程度直接可以联系到民系的复杂程度:居住在粤西的人们成因很复杂,他们混杂了南岭最早的几乎所有原住民和后来的几乎所有的移居岭南者,因此这里的女人也有着多重因素的复杂性。
血缘上含有较多的百越基因,人们通常所说的两广地区相似,实际上指的是粤西和广西相似。广西西边又与越南的北边相似。此地民风彪悍,开化较晚,宗族械斗现在还时有发生,与广西、越南的关系比与广东其它地方的关系还密切。这里的气候潮湿炎热,女性的皮肤一般较差,面孔带有较为明显的东南亚特征,而因传统宗族势力的存在,粤西女人相比广东其它地区更无地位,也就是说更为传统——一种压抑的传统,她们似乎是中国女性中最沉默的一群,就是广东人也很少听到她们的声音,无论如何,“无为”总比“恶为”好,再怎样,她们也是广东女性中的一员,传统和爱家是她们固有的特性。她们会越来越美丽。
说什么好呢?听说她们喜欢吃白切狗肉!但并不代表她们不同情弱小,把狗肉白切,是想让自己的儿女长白。她们同样受到岭南文化的熏陶,她们是富有爱心的女人。
这是一个骨子里不属于广东的广东城市,它属于中国,从城市意义上说,他代表了中国的精华,也传递着中国城市的未来模式——来自五湖四海的男男女女,不远千里,来到同一个地方,带来杂交得到优良结果:他们的后代会很优秀,下一代的深圳女人将是中国最美丽的女人。可是现在不是:深圳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成功法则的竞赛让她们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女人——除非她们成功了,或者有了好归宿,不过,她们还是模糊的一群——你总是无法心平气和与她们沟通,要不带上鞭子,要不带上玫瑰,反正不能平视,她们是最没女人味的女人。就连来到这里的广东女人也无法幸免。不过值得我们高兴的是:她们很有礼貌,虽然绝大多数时候是职业性的礼貌,但发自内心的礼貌随处可见:在深圳的公共汽车和地铁上,让座率是中国境内最高的,而且通常是女性的让座速度大于男性。
当深圳女人能够拥有财务自由、完全能当家作主的时候,这里指的不是当小家庭的主人,而是成为深圳这座兼容东西方文化的东方城市男女平权、民主自由的主人的时候——至少有一位女市长出现的时候,深圳女的英姿才能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