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离贵州之旅
当你从大海边乘空中大鸟降临贵阳,在离贵阳机场数公里远的简易长途汽车站坐上长途汽车,经历几小时行程的山间高速路、国道、省道,时隐时露的阳光完全被暮色、黑色取代之时,就融入了颇具迷离贵州色彩的荔波(此后又从荔波去到贵州别处的若干景点)。此时,心里涌起的感受,何止是从繁华耀眼的中心城市转瞬间被抛到寂寥乡村,从浩瀚的天空被遗弃到深井狭窄的地上,更强烈的是时光似乎在逆转,现代的场景淡淡地被越来越浓的近代的、古代的、甚至是远古的景象所取代。然而,毕竟是现代人的你和我,裹胁着我们穿越时光隧道的现代工具及具有现代商业经营意识的旅舍、饭馆,旅行,牵引人散发着的却是现时代的意味。
迷离贵州之旅,就这样今古杂糅迈开了前行的脚步。
之二:浪击樟江今古文化的投影
中午时分,在荔波县城樟江岸边的街道餐馆吃樟江鱼。经营餐饮业的女老板说,这鱼是樟江上游野生的,没污染,味美。然而,吃起来没她说的那种感觉,只感觉到价格特别高昂。也许,不管是哪里来的鱼,到了这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地域的观赏价值提升了实用商品的价值,强烈的世俗商业化之风在樟江上劲吹着。
终于被江之风刮上了漫游樟江之旅。坐在机动观赏的竹筏上,不用划桨,电动机伸出的桨翼潜伏在水里击起了浪花,竹筏轻盈地向着上游疾驶,虽不是浪激飞舟,却也是两岸青山留不住,河岸田园戏风流。
清纯的江风渐渐地进入心扉了,市区街道上的喧嚣隐遁了。水声、风声和心声在两面是山,足下是水,头上是天的原始天地里奏响了交响曲。一会儿,前头是高山阻挡,俄儿,江水又显露出柳暗花明的不尽源头。偶尔间发现河边山岩上显露出巨大的洞穴,也许就是人类渔猎生活时代留下的印记。不经意间,用锄头耕作的农人缓缓出现在山坡梯田里,日久弥新的农耕劳作传承到如今。猛然间还有跃入你眼帘的光着屁股戏水的孩童们……
在两山徐徐靠拢、河道变窄的时候,竹筏调头顺江返回,在一段开阔的江面向左靠岸,在名曰下白岩布依山寨的地方上岸,换乘观光游览车直往世界遗产展示园。
一栋古不古、今不今的房屋外形出现在眼前,外形虽不抢眼,而内里陈列的,哪怕多数是今人雕塑而成的人和物的形象、模型,却活生生地再现了荔波布依族、水族、苗族、瑶族人民生产生活的人文历史。悠久的别样的渔猎文化、农耕文化、多民族文化就像充盈在喀斯特山峰石隙、石缝中的空灵气息一样包融、浸润着今天的我们……
观光车继续返程,到了中共主要创始人之一的邓恩铭故居。恩铭同志是水族人,他以热血写就的是人类必然的共同理想。尽管至今看来实现这共同理想的路途就像山岩险阻的樟江那样,曲折而遥远,但是人类的不息前行,也像在樟江激浪一般,不仅激出了渔猎、农耕文化,而且击出了恩铭向往的革命文化。
夕阳残照了,观光车回到了出发时乘坐竹筏的江边。望江伫立的餐厅,款待着水韵樟江的游人,沿江的灯光亮起来了,重重叠叠房屋的灯光映照着黑色的江面。
餐厅里靠江岸石壁的舞台上,现代乐器发出了引寻如今这个世界潮流的快节奏舞乐,港台的、西洋的现代音乐文化融进了这世界遗产地。这也许是餐厅为了别具一格吸引更多食客光顾,创造性施展出商业文化的魅力。
此时,心中不免感叹:这条江啊,无比的博大,她欢快地承载着远古多民族的渔猎文化、中古的农耕文化、近现代的革命文化和商业文化。正是这五大文化的交融匹配,构成了今日樟江的昌盛啊!
(照片摄于2013年5月7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世界自然遗产展示园
13.

14.

15.
16.

17.

18.

19.邓恩铭故居

20.

21.在水韵樟江餐厅点的两个菜,菜名......忘了......

22.这个好像是清炒竹笋

我在贵州等你(合唱版)
我在贵州等你
苏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