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才女的爱恨情仇之三汉末魏初蔡文姬:尽欢于余年

(2012-11-10 08:03:57)
标签:

文化

  古代才女的爱恨情仇之三汉末魏初蔡文姬:尽欢于余年
                             古代才女的爱恨情仇之三

                          汉末魏初蔡文姬:尽欢于余年

 

    蔡文姬名琰,既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

 

    文姬博学多才,音乐天赋自小过人,她6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隔着墙壁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其父惊讶之余,又故意将第四根弦弄断,居然又被她指出。长大后她更是琴艺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汉后参考胡人声调,结合自己的悲惨经历,创作了哀怨惆怅,令人断肠的琴曲《胡笳十八拍》。
  
  东汉末曹魏初,社会动荡,是一个充满血与泪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悲愤和痛苦的时代。蔡文姬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却生儿育女。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想到恩师蔡邕对自己的教诲,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

 

    蔡文姬归汉后,嫁给了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纳了她。在婚后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她顾不得嫌隙,蓬首跳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宽宥了董祀。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之恩德,对蔡文姬重新评估,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前去探视。

 

    蔡文姬嫁董祀后,感伤乱离,作《悲愤诗》,被称为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真情穷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诗歌中别构一体。

 

    诗人文姬一生三嫁,命运坎坷,丁廙在《蔡伯喈女赋》描述了她的婚姻:
  伊大宗之令女,禀神惠之自然;
  在华年之二八,披
邓林之矅鲜。
  明六列之尚致,服
女史之语言;
  参过庭之明训,才朗悟而通云。
  当三春之嘉月,时将归于所天;
  曳丹罗之轻裳,戴金翠之华钿。
  羡荣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岂偕老之可期,庶尽欢于余年。。

 

    蔡文姬一生三嫁,婚姻和爱情都是不幸的,生逢乱世,再姣好的才女也很难在青春萌发时就与真爱相随,她只能得到“庶尽欢于余年”。有才华相随,哪怕乱世悲凉,终有情爱到来时,迟来的爱也总是爱吧!在今天这个太平盛世里,爱情的大浪却胜过史上的乱世,只要有才情的女性,哪怕被“爱的乱世”三嫁五嫁,也许仍会像文姬一样“尽欢于余年”。

 

 

 
           用心良苦  蔡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