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溪边薰衣草
溪边薰衣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432
  • 关注人气:3,9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中村的“黄朝”牌坊呼唤着什么?

(2012-10-23 20:26:02)
标签:

杂谈

        城中村的“黄朝”牌坊呼唤着什么?
       城中村的“黄朝”牌坊呼唤着什么?

 

    上周日(10月21日),A君早起,8点前就到了交警打印罚单的一个办事点。前两日,就来过,警察告知星期天8点至12点来办。那天呈现在A君眼前的是排着长队等待处理交通事故的人流,今日里,A君早起前来排队,成了名副其实的“排队状元”,如今我们生活在什么都拥挤重叠着的都市里,干什么都得争“状元”才能成事哟!

 

    几份罚单打印出来了,要到银行交罚款。走了1公里许,进到一家农商行,拿号“A0018号”,看了看表,8:30分,银行窗口8:45分才正式为客户办事。A君无聊,走出银行门厅,在偌大的空旷的停车场游弋着,百无聊赖间,透过路边树影,看见对面街道高楼夹缝里闪现着“皇朝”时期才有的光芒——

 

    哦,那是一栋只有紫禁城才能发射出的金黄色的琉璃瓦盖成的牌坊。那牌坊的盖重重叠叠,琉璃瓦覆盖成3层的四角翘起的盖,凌空而起,阳光下放射着金光,显示着高贵,顶层的盖脊上,两条黄龙龙头对着龙头,拱卫着伫立于盖脊中间的那个圆头细身的神,两条龙身各自逶迤开去,各耸起三段X形的长体,仿佛是在匍匐运动向“神”顶礼膜拜。三层琉璃瓦盖下对称有序描绘着7幅图画,首层瓦盖下是两头跃跃欲试的麒麟,麒麟图的两侧是两幅开着红花和开着白花的老树图。第二层瓦盖下的两侧是“嫦娥奔月”和“八仙过海”图,第三层瓦盖下的两侧有两幅图,左图是孔雀在树枝上拖着长尾巴,右图是仙鹤在树杆上伸着长脖子。

 

    第二层瓦盖下方正中是“马务”两个字的繁体字形。与这横联相对应的是,牌坊左竖柱上用繁体字写着:马跃情豪护国兴邦千载盛,右竖柱上也用繁体字写着:务求志远尊贤立德万事昌。这幅“千秋万代”的对联框着的空间是被风飘动着的与天安门城楼差不多的四个红灯笼。

 

    瞧着这大红灯笼高高挂,“马跃情豪”、“务求志远”的繁体字迹,A君是为了自个儿的“马”,即车到银行排队交罚款的,这当儿是没有什么马跃豪情一类的心情的,至于“千载盛”、“万事昌”是古代帝王号召天下的口头禅,与时下的特色社会主义,与过去百年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巨响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A君理不清思绪,又回到银行大厅里等叫号,没想到这时,坐等叫号变成了要跻身到之字形布条拦隔成的方阵排队,A君忙不迭地问询、苦笑着挤到了0017号身影之后,看着那窗口里缓慢的动作,听着方阵队队员的诉求和叹息,联想到现代都市中像皇朝般霸气的牌坊,悲从中来。

 

    方队中的人大都是打工仔打工妹,本月15日发了上月的工资,星期六是不休息的,只有周日休息,才能来银行存款或汇款,他们所领到的人民币纸币,到柜员机存,有的因为太陈旧而不被机器接纳,放在身上的口袋又不安全,无可奈何只能到窗口排队存……

 

    A君看看表,都10点半了,足足等了两个半小时,前面还有几个人,实在太慢,想到刚才在外面游荡时看到那皇朝牌坊左侧有工行的字样,就对前面的17号打个招呼,出农商行,过人行天桥,走进皇朝牌坊,左拐走到工行的那座大楼前,一看又傻眼了,门上贴着纸条:因机器设备故障,停止营业。A君不得不返回,再次走到皇朝牌坊下,看到这牌坊在道口占了不少空间,如没有这牌坊,街口会开阔得多,敞亮得多。如今的“马”——车,进出停靠也方便得多了。A君不由想到,修这皇朝牌坊,究竟意义何在?

 

    A君又回到农商行方队,与身后的19号攀谈起来。19号说自己是四川广安人,是小平的故乡人,来这儿打工10多年了,那时侯这儿还是农村,这里的农民房租给外来务工、做小生意的人住。这儿的房价近些年涨了不少,这儿的村民比故乡的农友命运好,占地建栋房子出租,吃穿就不用愁了。说到那牌坊,19号说是近几年才建起来的,有一个朋友还去干了几天零工,干重活,挣了点钱。旁边有人议论:“建那个不伦不类的东西干啥子?”“嘿,发包的老板和承包的老板都有钱赚!”“我们这些打工的,管他建牌坊还是建坟场,有工钱到手都一样!”哈哈!嘻嘻!

 

    这黄朝牌坊的话题,倒使沉闷的方队人群开了一会儿的心。A君嘀咕着,自言自语着,或者叫思索着:这儿也许就是过去的一个村,如今是城中村,好像北面、东面还有两座“马务”的牌坊,建这牌坊是要宣示和坚守农民兄弟的集体主义,还是要继承和发扬农耕文化中皇权、宗族、神话文化?在如今这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的过道之间,偶尔遇见这样的并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迎来的新的春天里借尸还魂再冒出来的牌坊建筑,究竟意味着什么?主建者和允许建造者们的利益诉求到底是什么?所在的农民兄弟们究竟获得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难道他们真是对千百年前养马喂马卖马的马务生计割舍不去?或是只图占有昔日马场不再劳动就享福千秋?假如,将这建牌坊的资金,直接补贴给村里的农民或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上学,也许更实在得多,因为这样才与民生接近了。

 

    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难道需要这皇朝式牌坊为自己标新立异,刻下一个有别于别的排头兵的特质臂章?!

 

                              (图片来自网络,鸣谢原作者)

 

 

      
                         拯救  孙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