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句爱的赞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文/溪边薰衣草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旱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的一首极美的诗!
品读着她,就从心底里滋生出一份情感,她的一生,她的事业,她的诗歌,她的爱情,愈读愈折服于她的人品,惊叹她的才气,为她对事业、对生活的热爱所感动。她的美貌与气质,她丰富而含蓄的情感世界,她多方面的才华,不愧为中国近代社会中一个非凡的女性,是美的化身。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正是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了她,使她身上具备了那么多优点,温文尔雅,真诚善良,兰心蕙质……林徽因像一颗钻石,每一面都熠熠生辉,闪耀着耀眼的光芒。林徽因,你就是四月里最明媚的那缕春光,温暖了整个四月的天空!
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珍爱着她。一个是丈夫梁思成(梁启超的大公子),一代建筑大师;一个是初恋徐志摩,一代浪漫主义诗人;一个是为了她终身未娶的金岳霖,著名的哲学家。这样的女子,谁人可及?
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访问中国,林徽因与徐志摩、梁思成等人陪同泰戈尔游历北京,泰戈尔为林徽因写了一首诗: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一声“哎!”
……
……
1955年4月1日,即56年前,备受病魔煎熬的林徽因病逝于北京同仁医院,也带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念!金岳霖送给林徽因的挽联是“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读着林徽因的这首诗,眼前浮现出那个才女的样子,她的美丽动人,她的才华爱情,她的婚姻生命,那些都已经过去了的,却在这样的文字里依然。
林徽因知道自己的美,也懂得享受自己的美,据说,上世界30年代初期,在北京香山养病期间,有了闲暇,她一卷书,一炷香,一袭白色睡袍,沐浴着溶溶月色,很小资,很自恋的对梁思成感慨:看到她这个样子,“任何一个男人进来都会晕倒”。憨厚的丈夫却说:“我就没有晕倒。”这话怎么听着都像醉酒的人在说,“我没醉、我没醉。”
这个时代似乎流行怀旧,不少人经常唱着用打击乐伴奏的红歌,寻找自己曾经的初恋情怀;那曾经在我们学生时代唱响大街的小虎队的歌声,如今又在响起,只是看着那些已经40岁的大男人,终究唱不出青春的味道了;小虎队那舞姿,那声音,那曲调,已经无法回到曾经,而在我们听来,也不过是想起青春的某些片段、对青春的留恋和那一段美好的记忆而已。
前段时间还在大街上遇到大学同学,那个原来轻盈的女子,现在也有些许微胖了,我看到她的脸逐渐沧桑,不敢去想自己的面容是否也早已青春不再。岁月的痕迹总是会在我们的脸庞精雕细刻,生怕忽略了哪怕一点的记忆,而有的人,却还在路上挣扎,寻找自己的梦想,渴求着未来的甜美。仿佛觉得美好的生活离自己似乎越来越远,而且总是觉得异常疲惫?有时疲惫得不想说话,我不知道自己究竟在为着什么?
一直以为自己心理还很年轻,但在触及青春岁月里的符号时涌出的莫名感动,已经多少暴露了内心的些许苍老,我知道,年轻是不喜欢怀旧的,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总是会惦记着自己岁月里那些经典,比如自己的父母,就经常回忆他们年轻的时光,那时虽然生活艰辛,但人与人之间是如此和谐、乐于助人,仿佛每个人都心存美好……
但无论怎样,春天还是如约而至。这样的时候应该不是伤感的季节吧,毕竟还是早春,那一树一树的花还没开尽,而那柳树枝条在春风里渐渐的嫩绿,在河边摇摆;木棉树倒是提前开放,满树的火红点燃了大道通途。还有那个我们生活了四年的校园,我们曾经住过的那个房间,如今不知道是谁在那里?依稀还记得那些曾经的喧闹,我们在说唐诗宋词,政治系在宿舍里论马列毛泽东,那个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年龄在漫不经心的脚步里消逝了。
而如今我们早已成为这个城市人群里普通的个体,忙碌着,生活着。偶尔有些思想,也只有在书本和日记里体会,庄生晓梦迷蝴蝶,也许是我现在的状态吧,不管是美好还是丑陋,不管是消极还是积极,该存在的都让它继续存在吧,只是尽量让自己保留快乐的心境,这样才能在人生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本文结束时,我想用林徽因的诗歌来赞颂她:林徽因,你是百年幽兰,清香依旧;你是人间四月天,亘古不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