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类在空前“扎堆”(文/溪边薰衣草)

(2012-02-12 20:46:13)
标签:

四川

生活成本

现代汉语

背靠背

生活质量

人类在空前“扎堆”(文/溪边薰衣草)

人类在空前“扎堆”

文/溪边薰衣草

“扎堆”一词,原是以四川为代表的西南土话,意思是说,动物(包括人)往一处聚集,堆在一起,堆得来像土堆、山堆一般,现代汉语对它的解释是:人聚集到一处。养鸡专业户最容易理解“扎堆”这个词,鸡或因抢食、或因寒冷,争先恐后挤到一处,鸡身挨着鸡身,鸡压着鸡,直到重重叠叠,堆成鸡堆。“扎堆“的关键在于“扎”,“扎”是个动作,是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的“扎”,鸡“扎堆”的后果,就是鸡成堆被挤死,被压死,活鸡群“扎”成了死鸡“堆”。

人类从有历史记载以来,就会“扎堆”,从树上下到地上,就往山洞里“扎堆“,天寒地冻时,背靠背,身挨身,通过“扎堆”彼此取暖;进入农耕时代,“扎堆”的步子加快了,“扎堆”扎出了村落,扎出了城廓;到了工业时代、现代化时代,“扎堆”不仅在加速度,简直可以说是疯狂了。特大城市、大都市在人类几亿年的历史长河中,只用了一二百年就“扎堆”出来了,时下更是愈演愈烈,“堆”是越“扎”越大,“扎”的速度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人类像鸡群一样扎堆,其扎堆的后果是与鸡扎堆差不离的。

首先说说“扎”在一起的工作成本、生活成本无疑要加大了若干倍,甚至几十倍,别看居住在北京、上海、广州的人,工薪、福利收入高,但实际收获的生活质量又能比相对落后地区的人们高多少呢?买房要当二三十年的房奴,买车、用车的开销比养一个孩子的开支少不了多少。没车似乎又不行,因为这城市“扎”的太大了,办一件事动辄来回几十公里;

其次,我们吃的东西比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贵好几倍。因为供货商要计算收货、运货、储藏、深加工等等成本,把这些东西运到“扎堆”的城市,附加值要增加不少啊,你说东西能不贵吗?“扎堆”人的表象是高消费,再除掉那些附加值,真正的生活质量的“质”到底还值多少呢?

再来说说生存环境的质量和空气质量,“扎堆”在大城市里,不良空气与你朝夕相伴,各种杂音不断刺激你的耳膜,让你的耳朵也得不到休息……堆在一起,要营造宜居环境谈何容易!

人类“空前扎堆”的后果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工作和生活成本的极大叠加。“扎堆”并不是完全不能“扎”,而是说要“扎”得适度,大、中、小相匹配,合理地“扎”。对“扎”的太大的要限制,提倡“中扎”、“小扎”。也许广东搞双转移,就是扎堆的一种新扎法,说不定是“科学扎堆”呢,我们将拭目以待。

人,应该比“无鸡不成宴”的鸡聪明!

到农村去,到乡村去,到没有人烟的地方去吧!

梦中的绿洲 谭维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