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留芳 小溪校园趣事(9-12)(文/薰衣草)


标签:
契珂夫新丰小溪《红旗谱》锻炼锻炼情感 |
小溪和同学们交作业时,每个老师都要求作业后面要附上教学意见,任课老师和班长打好招呼,没有写教学意见的作业,一律不收。班长于是用至高无上的权力,例行公事地检查每一篇交上来的作业
某日,某人的作业没写教学意见,被班长拒收。
某人哀求班长说:“怎么写?拿一份过来参考参考。”
班长毫不客气地对小溪说:“小溪,把你的作业给他看?”
没等小溪同意,班长已将小溪的作业递给某人了。某人快乐地当起了“文抄公”。
小溪隔着两条河(座位)对某人喊:“你别把我的精华全抄走了,我不会放过你的!”
某人笑答:“露出你那蒙娜丽莎的微笑了,我请吃冰淇淋哦。”
小溪怒目仇视。
一日,老师布置我们写分析小说《红旗谱》的文章,少于3000字不行。
几天后,某人问小溪:“你谱完没有?给我参考一下。”
小溪答:“我还没谱呢。”
某人觉得希望来了:“晚上一起到图书馆去谱?”
小溪答:“谱什么谱?你根本没谱!”
某人鼓起金鱼眼。
又一篇分析《锻炼锻炼》艺术特色的文章要写,这回小溪想偶尔偷懒一下,就先下手为强,问某人:“锻炼好没?”
某人一时语塞后恍然大悟:“噢,还没呢,晚上再锻炼。练完后明天让你抄一次?”
小溪自信地说:“你等着抄我的吧!”
果然第二天,小溪写完了,某人一字未写!
大四时的上学期,到某中学实习。教高一。
小溪“被分配”讲契珂夫的小说《套中人》,而且还是全组第一个上去执教的人,系里的好几个教授都来听,吓得小溪心惊胆颤。
在分析契珂夫小说的讽刺手法时,小溪想起了一个很经典的相声,于是说:“同学们听过姜昆、李文华说的相声《照相》吗?一对新婚夫妇到照相馆来了,准备笑咪咪地照一张纪念相。可摄影师却威严地说,不准笑!你们为革命而结婚,应该想到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没有获得解放,你们应该为他们的解放而照结—婚—相!这就是讽刺手法呀,同学们!”小溪我模仿姜昆说话的语调,连小溪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模仿能力那么强。小溪后面几个字全被学生们的笑声淹没了,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小溪的胆战心惊业已抛到九霄云外了。
小溪极轻松地上完实习的第一课。
开小组评议会时,组长说:“小溪讲课时的神情和平时的性格判若两人,既放得开又收的拢。”
某人说:“看你的微笑像蒙娜丽莎,以为你永远像希腊神话那般纯真,没想到在某种程度上却像茶花女。不可小视,不可小视也!”
小溪反驳:“茶花女才看不上你呢,回去找你的新丰女吧!”
某人语塞。
某人给学生讲古文《赤壁之战》。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权起更衣”,语文书上的解释为:“更衣,上厕所的委婉说法”,某人认为书上既然有了注解,学生们一看就明,无须解释。
坐在最后一排的男生大叫:“哎呀,老师,你怎么不解释‘更衣’?”
同样坐在后排角落旁听的小溪实在忍不住了,不顾师道尊严而笑了起来。见小溪老师笑,后排的同学窃窃私语:“哦,原来更衣就是去上厕所。”
某人只顾赶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目光不是平视学生而是斜视小溪。
下课铃声一响,后排的男生大叫:“更衣去罗,谁去更衣?”
某人下了讲台,也赶快去“更衣”!
笑趴了小溪!
一日,学习委员找到小溪:“你的板书设计很有特色,我们要推荐你去参加系里的板书比赛。”
小溪找出诸多理由回绝:“小溪的字不好看呀,小里小气,不够大气,缺乏力度,关键是小溪的字会上楼梯,越写越往上斜,写完后你一看,最低的那个字在黑板左下角,最高的那个字已经爬到黑板的右上角了,你别叫我去丢人现眼啦,饶了我吧。”
学委另找到某人,把小溪的话告诉他。
某人说:“小溪的字会上楼梯,那我的字就会下地狱了。”
学委高兴地说:“那你们俩同时去参加比赛吧,一个上楼梯,一个下地狱,让评委就找中间交汇的那个点,看那个点是什么字,岂不妙哉?”
某人说:“有创意,好创意,我去找小溪说。”
小溪抢白道:“你想找到那个交汇的圆心吗?美的你!到天上摘星星,到海中去捞月吧!”
某人摇头:“此女不可教也,惟女子之心毒也。”
小溪拳头相向。
上午考现代汉语。一个小时的题目,小溪40分钟已全部做完。检查完后看了场大戏。
前后两排的4个同学,明目张胆地对着答案,错了就大方地改。
隔二三米远的团支书和学委竟然也通水,团支书压着嗓子叫:“第5题,并列,并列关系!”
监考老师非但不管,还走到团支书面前,用手指着她试卷的错误处:“这里,还有这里,再好好想想。”或者干脆伸出3个指头,比比划划告诉团支书这里是第三重关系。”
小溪的气愤无与伦比!
考试完了,小溪才听说,原来该监考老师在追我们伟大的团支书啊。此老师40多岁了,尚未婚配,他要在小溪的同学中物色一个“家政总理”呀,近水楼台先得月呀,团支书来自山区,如果和这老师拍拖成功,她就可以留在广州……
当时全班年龄最小的小溪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各取所需,各有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