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场搏出了博士
文/薰衣草
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院士曾经说过:中国博士数量达到世界第一,其中一半是公务员,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
2007年我国拥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达到310所,年培养博士超过5万人。然而与这个培养规模相对应的是,国产博士进入政府当公务员的,以及没有到科研单位从事与所受博士教育相关的研究工作的,占了大多数。
据笔者所知,2009年国务院新任五“副部”全部拥有博士学位。鲁昕(女)、郝平,任教育部副部长;袁曙宏任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周文彰任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刘新华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
博士,是指学位的最高一级,古时指专精某种技艺或专司某种职业的人,现在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专业领域颇有造诣的人才。
为什么如此多的博士不从事科学的专业性极强的研究工作,而宁愿当公务员,奔官道呢?说来话长。
中华民族古往今来就有极少数人群可以逃过自然与市场那只无形的手,不管是天灾人祸,还是经济规律造成的萧条,他们均可以旱涝保收,与时俱涨,所以才留下了“铁饭碗”之说。捧“铁饭碗”的是哪些人呢?公务员——官是也。时下可以看到以权力为分配原则的官本位横行,而且经久不衰,大有发展之趋势,各级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加补贴的收入是今年不涨明年涨,涨幅超过GDP。今年广州的公务员就大涨了一把,平均每月涨幅1500元,且不说他原来拿多少,仅这个涨幅就超过了农民工,比广州市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也增加了将近一倍!据说正处级每月可拿9000多块,上面的还拿得更多。所以,只要能钻进公务员队伍,首要任务就是能够旱涝保收,工资与日俱涨,高过普通民众若干倍数,这是极为吸引眼球的“收入之路”啊!你看看,他们的收入标准差不多等同于地主资本家,而且比地主资本家的标准还过硬!天干水旱,地主的租金是要缩水的;经济危机,资本家是会破产的,而公务员——官,则一生都没有经济风险的担忧,过的相当滋润。这官道难道不比科研之道好千倍万倍!?
那么博士当公务员、做官,是不是能为官场赢来耀眼的知识光芒?博士可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去冲击官场的腐败、去和各种潜规则抗争吗?博士能够在官场上英勇搏击吗?是博士改变了官场,还是官场改变了博士?这都是值得思考的大问题。依我看来,博士很难在中国的官场上搏击,最终只能被官场的潜规则俘虏。一旦博士成了官场潜规则的俘虏,那么,那一圈耀眼的光环又有何用呢?谁去当官不是一样吗?博士们,不要走官道了,扎扎实实钻研科学,拿个诺贝尔奖回来,真正为祖国争光吧!要知道,中国的富强,靠的是科学技术,而不是为官之道!
致谢"晨曦文学苑 "将此文推荐至草根名博之首,谢谢文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