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爱情如散文(文/薰衣草)

标签:
情感 |
最好的爱情如散文
文/薰衣草
爱好文字的人都知道,最常见的文体不过几大类:诗、散文、应用文。有人以文章体裁论及择偶的类型,换句话说就是,你选择的女友是像诗、像散文还是像应用文呢?
择偶、婚配,应该都是以爱情为原动力的。情爱,就是诗情画意般的。诗浪漫,诗动情,诗赋予你无边的想象和憧憬,诗能没完没了地咏唱和扣动心扉。恋爱也罢,选偶也罢,结婚也罢,倘若心中没有一丝诗情画意的冲动,真是无法想象的。
然而,如果爱,总是像诗般浪漫得不食人间烟火,总是飘荡在九万里空中,始终不着地,那么,爱,转瞬间就会烟消云散般逝去。
爱情,如果是以“应用文”为标准,那就像你看到的所有应用文那样,开列的是一二三四五六七若干个实用条件。其一,异性;其二,年龄相当;其三,经济上过得去;其四,房子无论大小总得有;其五,相貌平平但不丑(男人绝对要找美女);其六,身体健康,还有其七、八、九……如果是采取应用文的格式去选择实用,谁还能找到爱情的影子?
但是,一点实用价值也不考虑,就结成伴侣,怎么能和油盐酱醋茶一块过日子?
所以,在爱情中,诗和应用文的元素都应该有,就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样,爱情的文体特色只能是散文。
散文,有诗的抒情,有诗意的描写;同时,又有应用文的写实,有应用文的描真,还有应用文的条理清晰。
散文般的爱情,就是浪漫的诗和实用的应用文的结合体。
散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可以在林荫道下促膝长谈,脉脉含情;可以在汹涌澎湃的大海边牵手拥吻,放声高歌;可以在厨房里蒸马蹄糕做糖醋鱼;可以在饭桌上一勺勺舀着汤……事无巨细地繁琐着,而心中的浪漫至始至终鲜活着。
爱如散文,把爱情的浪漫和承载爱情的理性交融为一体,创造出和谐的爱之歌,就像前辈们在那已逝的岁月中高声咏唱过的一支曲子:革命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相结合。
爱,就是深爱着的两个异性的结合,同时,也就是浪漫的天与现实的地相结合。
爱散文吧!当你开始耕耘爱的时候,当你还要继续耕耘爱的时候,就得像写作散文那样,眼睛盯着现实的沃土,心中遥想九天的奇异,一篇完美的爱的散文就会永远伴随着你!
当然,这很难,而且越来越难。市场经济的哲学把爱情绞杀得越来越露骨,就像文坛上文体的兴衰一样,诗的鼎盛,是在那充满繁华与浪漫的唐代,唐诗宋词忆唐时,而如今,文坛上的诗少了,少得来屈指可数,可怜的一丁点儿诗,也浪漫不起来。如今是应用文的天下了,我们脑袋里装的知识都是应用型的,两手两足刻画出的自然很难是盛唐诗文。
让我们畅想吧!遥望远去的唐朝,遥想诗歌的天空,或许能使应用文多一些灵魂的营养。
因此,最好的爱情还是如散文吧!尽管这是高难度的需求,但努力就有希望达到。
《见于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