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恩惠阳光下的根本弊端(文/薰衣草)

(2011-05-18 20:19:37)
标签:

杂谈

                             恩惠阳光下的根本弊端

                                   文/薰衣草

 

    今年5月10日,一纸阳光照耀着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离开了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这些人大都耄耋老矣,有的若干年后也要跨入老门关。

 

    这缕阳光叫做《关于解决离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粤人发(2011)91号】。在一片颂歌声中,这个通知被称做新政破解事业单位养老难题,解决了这些人的“净身出门”难题,多美的一缕阳光啊!新政有史以来,就是一轮又一轮的东方日出。

 

    然而,当你读透纸文,不由地凉透脊背。说白了就是一句话:你得补缴那些年的社会保险金。不由想到,这缕阳光遮盖着三大弊端。

 

    首先,从时间划断上来看,该文明确的时间段为:1978年6月1日、1993年83号文之后离开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这里所确定的两个时间段,都是中国社会还未推行社会保险政策的时期。那时,全社会的人,无论干部还是工人,都一样的拿工资,算工龄。既然那段岁月大家都未交社保金,就完全没有理由要离开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补缴”,照着历史车轮碾过的工作年限计算工龄计入社保不就顺理成章了吗?

 

    所谓社保,就是保证为社会干了活的芸芸众生不至于在丧失劳动(无论是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或“脑体”兼而有之的劳动)能力的夕阳到了残生时,不至于成为饥饿的僵尸罢了。社保制度是1994年才开始实施,通知规定的那两个时间段的工人同志们没有交社保,全体机关事业单位的同志也没有交社保,如今这一新政,却专门叫“离开”了的人员补缴,请问这是向谁补?而且不补还不行,你不补那个时间段的工龄就不能连续计算,本来就只够苟延残喘的社保钱,再减去那许多年不能计算在内的工龄(社保龄),就连喘气的营养也跟不上了。迫于无奈,不缴也得缴,缴不起的四处求人背债也得缴。在诱人的馅饼面前,装着欢乐的面容,咽喉里挤出”幸福广东“的沙哑音,只好向政府缴械投降了。

 

    通知规定的“补缴”,而不是尊重历史按连续工龄(社保)计算,是不尊重中国这个转型期社会留下的历史铁证,是犯了不合理、不公平的历史性错误!

 

    弊端之二:以身份论扩大收入差距,与社会发展方向背道而驰。表面看来,离开了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时间,其身份被下降到视为与企业员工一样的社保待遇看待,好像是亲民之举。然而,当你联系如今的机关干部和过去已经退休的干部(现在叫公务员了)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些机关干部(不管退休与否)仍是享受退休制,不是社保制。所谓退休制,在位时不交分文,还有这样那样名目繁多的补贴,就拿房屋维修金一项来看,差不多顶得上劳动人民每月领的社保金了。而早期离开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则毫不犹豫地、无情地被抛到“社保”去了,这些人有的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时间不短,而且贡献颇大,现在居然与如今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无半点血缘,不仅不能与当年企业人员一样看待,而且还要“补缴”,这不是在用权力划出一部分人为“人下人”吗?!

 

    要知道,当年不少离开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恰恰是紧跟改革开放潮流,不计个人得失,为推动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转折而不惜探险闯滩。今天,让他们享受“补缴”的待遇,不是从反面倡导:当了官的、有了铁饭碗的,无论如何都要好死不如赖活着,当官要当到底,铁饭碗要端成钢,否则,出门就净身,永远别翻身。

 

    弊端之三:“补缴”新政的弊端,从根本上看,就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形成的权力分配旧习没得到解决的具体体现。现在社会收入最高、最稳定的阶层就是公务员阶层,那些社会主义社会大大小小红色资本家的,虽然收入不菲,但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在大风大浪中,收入是不稳定的,甚至是会翻船落水,所有财富被冲刷得干干净净。为大资本服务的高管阶层,看来工资高高在上,然而当所在的企业大船稍有不测,或“老板”另有他选,则瞬息间丢了饭碗。而公务员阶层,则没有这些麻烦,社会财富在增长,税收在增长,纳税人的贡献越多,用权力算一算大帐,公务员阶层的工资福利待遇就快速增长,领跑各阶层。就算经济危机来了,公务员阶层毕竟只占总人口的少数,工资福利待遇照样只涨不跌。

 

    公务员阶层不交社保、不纳入社保管理,而是继续恪守退休制,这本身就是带有封建社会官本位色彩的权力分配制。在没有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阶段,干部和工人都实行退休制。改革开放了,有关部门把西方的社保制度学来了,却学了个不伦不类,只让劳苦大众享受改革开放得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成果,却让干部们(公务员)继续享受伟大领袖毛主席健在时的“退休制”社会主义成果。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建设?人和人之间难道能如此不公平吗?

 

    人的有生之年,无论是干什么的,无论处于社会的什么岗位,都是在为社会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劳动,当然人的能力有大有小,贡献也就有大有小,这会有一定的差距,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冷酷现实,但是当大家都到了退休年龄,就没有贡献大小之分了。养老嘛,大家都一样的老了,理所当然就应该差不多一个样的“养着”。

 

    毛主席红太阳光辉照耀时,工人实行8级工资制,并且几次降低干部们的待遇,干部和工人在工作时和退休后的差别是不大的。如今能否用较为合理的社保制度来重现中国历史上曾经闪现过的社会财富分配上的人文光辉呢?看样子我们是等不到那一天了!因为文件一旦制定,就已成定局,早期离开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们,老老实实投降吧,去享受“补缴”的阳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