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吵架三招 孝醒神州
文/薰衣草
在大洋彼岸美利坚合众国的一个州,这个州一栋2层的别墅里,住着一对移居美国多年的已成为美国公民的华裔夫妻和他们的两个孩子,还有从祖国去探亲的母亲。
华灯初亮了,晚饭吃过了,母亲蹒跚地上楼了。
楼下大厅的夫妻开始争执起来,由争执到争吵,可能是习惯方面的原因,彼此唇枪舌剑,吐出的全是中文。楼上响起了脚步声,母亲的声音出现在楼梯上,满面怒容争吵的夫妻看到母亲那张慈祥和关注的脸,刹时卡壳了,女儿对母亲说:“没事的,妈,您去睡觉吧。”母亲再次上楼了。
母亲并没有睡觉,支楞着耳朵。
此时,楼下响起了标准的美语(英语),开始声音较小,一会声音却越来越大,听不懂英语的母亲感到声音越来越刺耳,实在放心不下,她又出现在楼梯上,说:“我以为家里来了美国朋友,没想到还是你们俩在说话,天晚了,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明天再说吧。”母亲从他们的神态和语气中,知道他们仍在吵架,只好本着床头吵架床尾和的善良愿望。
母亲又上楼了,楼下没有声音了。
母亲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她不相信刚才如此激烈的争吵会一下子杳无声息,禁不住起身,到窗边观察动静,母亲见到书房和另一间卧室的灯都亮着,听到两间房传出清晰的键盘声,此起彼伏,快速敲打。母亲很聪明,想到她在国内的外孙经常用qq聊天,难道女儿女婿用现代网络吵架?
第二天,乘女儿上班前,母亲悄悄问:“你们昨天是不是一直在用电脑吵架?”女儿诧异地承认了。
这对身处异国的夫妻俩吵架,为了不打扰母亲,不让母亲难过,从中文开始吵,到用英文,直到用网络结束吵架,吵架三招的变迁,足以说明这对夫妻有拳拳的赤子之心,对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没齿难忘,对母亲的孝顺在吵架的方式变化中体现得相当充分。夫妻间难免有口角,但不能因此让母亲担忧、伤感,作为孩子,时时都要想到让母亲宽心、愉悦。
这吵架三招,看起来是一件非常不起眼的事,但我们许许多多依然生活在中国这个古老大地上的子女们,能象这对异国夫妻那样,不让老人操心、分心、担忧吗?异国他乡的这个小故事,在我们自己的国度里,是很难找到的呀。
吵架三招,给我们三招启示:
第一招,作为子女,任何时候都要想到孝顺父母,无论大事小事,孝在时时处处一言一行中;
第二招,长辈对已经成年的子女,一般不再直言批评指责,作为子女,要善于对长辈察言观色,适时调整自己,是为孝,孝在不动声色中;
第三招,作为子女,在工作生活中尽量避免出茬儿,万一出了茬,自己不声不响地处理好,免得让父母担忧,孝在自强自立中,自我人格完善中。
让异国故事在中华大地传佳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