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兴娥的韵语识字教学

(2012-09-08 22:15:54)
标签:

东港

韵文

生字

一年级

韵语

分类: 佳篇共赏

                       第三章低年级识字、阅读教学

                       ——节选自《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
                                                                    韩兴娥

                                  大量识字教学回眸
  到今天为止,我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共教过四个一年级,2006年、2007年因为工作调动连续两次教一年级,教法基本一致,都是在"海量阅读"中识字,老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比前两个一年级要轻松、高效百倍,而第一次教一年级的岁月不堪回首。
                                教不会"马、牛、羊"
  20多年前,初为人师的那节识字课牢牢刻在脑海中,时刻鞭策着我。
  刚工作时教一年级,已记不清具体是几月,只记得那节课教"马、牛、羊",刚上课就乱了套。那些识字多的学生早已认识了这三个简单的字,他们理所当然成为捣蛋分子;那些识字少的学生大多数本身就是顽皮孩子,他们更能闹。于是靠着大呼小叫,靠用教杆敲桌子,好不容易把"读课文、拼读音节、认读生字、口头组词"一套程序进行下来,累得嗓子都冒烟了,一提问,还有学生竟然不认识这三个字。就在那一刹那,我不禁悲从心来,趴在讲桌上哭起来。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当年的问题出在"一刀切"上。在一个班级里,儿童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就会使教师的工作复杂起来,久已习惯的从"零"开始进行的教学方法显然无法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缺乏"因材施教",就出现了一节课整整40分钟教不会"马、牛、羊"三个字的笑话。20多年后在新建的北海学校,我的两个搭档--英语老师陈莎莎、数学老师吴伟玲说从我身上学到了很多,这"很多"里面跨越了学科,还有价值的就是"一对一"的教学理念。国情所限,一个班五六十个学生,如何在大班额的班级中实施"一对一"的"因材施教" 理念是我最有价值的经验。讲解、问答要照顾大多数,课堂内外的检查要力求使 "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飞不动跑不动的慢慢溜达",想方设法使识字多、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多读,使学习困难的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一开学,我印了10张学生名单。分给英语、数学老师,先利用早上、课间、下午上课前这些零散时间对学生逐个检查,摸清每个学生的底子,才能因材施教。下面是学生名单的一部分。编学号为了记录方便,三次标注学号为了防止看串行。
                           幸遇韵语识字
  漫漫语文教学之路上虽然有丰收的喜悦,但更多的是低效的教学带给我的烦恼,直到幸遇"韵语识字"。2000年春天,区教研室的赵亦农主任带队去辽宁东港实验小学,聆听致力于韵语识字教学的姜兆臣校长的教诲,使我的教学走入了一片开阔地带。
  韵语识字教材的编排给一年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学"的空间。每一篇由四部分组成。1.韵文。这些韵文短小精悍、合辙押韵、通俗有趣,贴近儿童的生活,易于诵读,便于联想和记忆。学生把韵文当做有趣的歌谣,很快就能倒背如流。韵文中的字绝大部分是生字,使繁多庞杂的汉字变得集中精练,使大量识字变得容易、高效。2.生字。把韵文中的生字打乱顺序排列。3.词语。这些词是用熟字拼凑的,目的是增加读生字的机会,不要求理解。4.段落。要求学生读熟,还要画出本课所学的生字。下面举一课为例:
                      16.猴子捡豆

            (二) 仅顾低头快拾豆, 上扔下掉全部漏。
                 最后一看连摇头, 乐坏兔子笑死牛。
  读一读: 1.后 下 乐 顾 掉 漏 最 低 死 兔 上 坏 扔 摇 全 连 部  拾 仅

             2.扔掉 安全 快乐 最好

             3.小猴子只顾快点捡豆,最后一看全部漏掉了。
           4.小猴子只顾快点捡豆,最后一看全部漏掉了。小猴子连连摇头,乐坏了兔子和小牛。
  识字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教师先指导学生读熟韵文,再利用生字卡片认读生字,然后出示一些与本课生字有关联的词、句、段,让学生认读。目的是换一个语言环境,反复呈现,巩固识字效果。
  下面以一年级下学期的《审讯鼠贼》这节课为例,说明识字方法:
                              审 讯 鼠 贼

                      升堂审讯列罪状, 一惯偷盗太疯狂。
                    率领队伍逮鼠贼, 勾结伙伴毁杂粮。

第一,读熟韵文,简单理解。
  指导学生读韵文的过程如下:
  1.学生自己拼读。
  2.教师范读、领读。也可以指名让学生读,如果读得对,学生跟读,如果读错了,师生共同纠错。入学两三个月后,学生领读逐渐代替了老师领读。
  3.学生自由练习读。同桌互教互查。
  4.学生开火车读。读的时候尽量看着黑板上去掉拼音的韵文。这是为了检查学生 读得是否熟练,是否正确。
  5.简单理解韵文。在理解韵文上花费的时间越少越好,要淡化理解,强化诵读。
  有的韵文意思很明确,这一步可省掉。指导学生理解韵文的形式尽量活泼有趣。
  这一课可让学生当法官来审老鼠。
  6.学生一起拍着手摇头晃脑读韵文。听着录音机里歌曲的?律唱韵文。可以坐着也可以站着,这样既可使学生活动活动,身体得到休息,又可使学生再次复习韵文。经过以上不同形式的诵读,学生已能背诵韵文。
第二,认读生字(带下画线的字。
  1.按序读生字。
  擦掉黑板上韵文中的熟字,再读生字,记忆生字在韵文中的位置。这是韵语识字 的一种很关键的学习方法--"定位认读"。
  2.变序读生字。
  ①让学生自己读韵语识字教材中的第二部分"生字"。遇到不会读的生字,学生读上面的韵文,从中找出这个字的读音,这也是"定位认读"。把不熟练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②学生可以读自己制作的生字卡片。遇到认识或不熟练的生字仍旧看韵文"定位 认读",并抽出来多读几次强化记忆。
  ③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一般采用两种检查方式:一是教师检查那些认读速度快且制作了生字卡片的学生,让这些学生当"小老师",下位去检查其他学生;另一种方式是合作小组先自查,自查合格后找老师检查。教师根据小组内四个学生认读的速度和熟练程度给小组计分。第二种方式运用得最普遍,而且在认读生字的过程中培养了一年级新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习效率。在一年级进行合作教学的确很困难,但进行大量识字实验,教学的难点是教师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逐个学生逐个生字检查。要把识字教学落实到实处,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三,认读生词。
  杂物 课堂 跳舞 形状 做伴儿 曾经 进入强盗 发疯 合伙 狂奔 粮仓 挥舞 伙房勾画 结果 结伴 结网 审讯 吃粮 审理列车 罪行 状元 毁坏 奖状 状况 惯偷

   上面的词语中一小部分是韵语识字教材中的,而大部分是教师在备课时用学生以前学过的字和这节课的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认读上面大量的词语,达到强化识字的目的。常规的识字教学,不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注重一字组多词,这种口头组词对低年级学生来讲效率很低,对有了一定阅读量的高年级学生来讲也没有太多意义。因为低年级学生对用来组词的字只知其音不知其形,口头组词之后如过眼烟云,一点印象也没有。所以我们的课堂上不提倡一字组多词,也不提倡过多地讲解词语的意思,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认读词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主要是通过阅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逐步掌握。
第四,认读句子。
  这些句子是用学过的字来编写的。
  1.鼠贼们在仓库里不但吃粮,而且毁坏杂粮,太可气了!
  2.审讯鼠贼时,列出了许多罪状。
  3.法官升堂审讯惯偷老鼠,人们高兴得跳起来了!
  4.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罪大恶极的老鼠受到法官的严惩。
  5.疯狂偷盗的老鼠被押上了审判席,真是大快人心。
 6.老鼠面对数不胜数的罪状,吓得虚汗直流。

第五,读段落。
  鼠贼被逮住了,真是大快人心。通过升堂审讯,法官给鼠贼们列出了许多罪状。
  头一条就是一惯偷盗。鼠贼曾经勾结伙伴偷偷进入仓库,挥舞着带毒的爪子,把满仓库的杂粮全毁了。
  

    这样的教学内容使识字与阅读融为一体,事半功倍。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伴着乐曲唱韵文,展开联想记生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识字效果更好。
  一年级上学期,按上述诵读韵文、认读生字、认读词语、朗读句子的程序,一节课学一篇韵文。一年级下学期,学生认读生字的能力明显提高,可以先集中指导学生读熟几篇韵文。只要学生读得正确了,他们就能自觉运用各种识字方法自己认读。当然,有的学生贪玩,不去自觉识字,这很正常,不必批评孩子,只要有自觉认读的学生就行了,因为这些优生能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去带动学习困难的学生。这样,一节课学生能认读两至三篇韵文中的60多个生字。
  就这样,一年级上学期认识600个字。认读这600个字是学生开学后遇到的第一个大难点。对学前已认识200多个字的学生来讲,一年级上学期认识600多个字轻而易举。但对学前没有基础的学生来说,半年认识600多个字相当困难。那半年,以学习韵语识字教材为主,平日不参与考试。元旦后我借来了全区通用的人教社语文课本粗略地学习了两个多星期,期末参加全校统一考试、阅卷,考试成绩居中。
  有了半年时间认识600个字的基础,春节后学生在识字方面的困难荡然无存,即使差生也没在识字上用太多的功夫。一年级下学期,我任教的实验班在全区韵语识字教学观摩课上表现出来的识字能力,让许多同行不相信,认为老师做假,其实是他们没有完成半年认识600个字的试验任务。如果完成了任务,他们也能看到那种"神速"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