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
(2012-06-19 22:13:23)
标签:
随文识字阅读生字语言环境汉字课文杂谈 |
分类: 拼音识字 |
在朗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
本学期,我们二年级语文组进行了识字教学的主题研究。在教研中,我们组人人积极发言,毫不保留地把自己在识字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出来,与大家交流、探讨。每次主题教研活动,我都会有新的收获。现在,我总结如下:
我觉得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识字方法很重要的。可以采用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两种方式。而随文阅读识字可以将识字与阅读结合在一起,在阅读中识记汉字。
我认为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应该采用随文识字。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的识字有量化的要求,一、二年级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多认少写,认写分开”。目的是让学生尽早识字,为学生早期阅读扫清文字障碍。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同时阅读文本又是识字与巩固识字的过程。因此,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一直坚持随文识字字帮助阅读。
一、“随文识字”的依据
“随文识字”是根据人的记忆规律,注重开发无意记忆在识字上的潜力,把朗读和识字融为一体,在朗读中识字,在识字中朗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反复多次地和生字见面,将课文中生字的出现和讲解都结合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学生对生字也就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容易记忆。
我们可以在具体的读文中进行识字,同时又通过识字促进了读懂。同时,孩子们在识字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汉字的意义”,他们最直观地体会到了“识字在阅读中”的意义和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促进了他们“喜欢”汉字。此外,整个过程中,孩子们是识字学习主体,使他们自己在读,使他们自己在选择、有重点地解决识字中的问题,我们在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随文识字”的操作步骤
在教学中,可以按以下的步骤去做:
(一)、初读课文,找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利用卡片,感知字形;
2、读完以后,要求学生再看这些勾画出来的生字,想一想,这些自己不借助拼音读起来有困难的字,哪些是过去曾经学习过的?在课文中组成了什么新的词语?哪些在这篇课文要求我们会认的,组成词语是什么?把词语勾画下来,认真地读一读,记一记。
接着教师出示带有音节的识字卡片,让学生练习读准字音,同时识记字形。再去掉音节,让学生认读生字,进一步识记字形。
(二)、精读课文,结合语言环境,理解生字新词;
(三)、讲读之后,分析字形;细读文,理解字义。
低年级几乎每课识字量都比较大,而且一篇课文除识字外,还承载着其他的内容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识字时要有所侧重。有些字义或词义比较浅显,学生若表述不清具体含义也无妨,能会意即可。难理解的、重点的字要细致处理,细读字所在的词,所在的句,甚至是所在的段落。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揣摩自主理解字义,然后组内讨论,最后组长汇报全班交流,把字义弄透。语文一直强调多读文,读中感悟。通过各种方式的读,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如果重点的字词没有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怎么能感受得深刻呢?所以我说,读中对文章主旨的感悟实际上伴随着读中对字词的理解感悟。我们还可以通过对生字的扩词、扩句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五)、老师集中指导学生认读、记忆部分比较生疏的生字的字音,并了解部分生字在课文中的意思。
(六)、再读文,巩固识字。学生记住字音,理解字义后,再读文,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巩固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