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a股趋势分析 |
在持续微刺激、央行定向放水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数据“靓丽”的支撑下,A股大盘在上个月,实现了对12周低迷盘整后的拉升,刚刚还在护盘中苦恼的机构与众散,现在都几乎同唱“牛市来了”进行曲!
那么,背后的经济驱动力支持吗?我们有必要对市场真相进行梳理与思考。
一、
市场任何趋势波动,都是在相对时空内有不同方向的驱动因素来推动的,那么,这一轮反弹有什么驱动因素呢?
其一、微刺激护盘是核心因素。其实,房地产市场也好,地方债务到了大量偿还期也好,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压力也好……,大盘再往下滑,会出现很多连锁性问题。仅地方政府都悄悄松绑限购就说明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出现强劲牛市?
其二,经济数据“靓丽”,微刺激出现效果。我们这里不分析靓丽程度之真假,仅问一句:未来数据会这样变化(后文将简要分析)?
其三,热钱进入。人民币前几个月大幅贬值,现在趋势回归,所谓热钱只不过是急于结汇的钱的回归罢了。当然,可能一部分与中国资金有关的热钱,回国内市场局部进行对冲国际市场开始下跌的风险,是存在的,但后续资金会枯竭(后文分析)。
图一:上证指数周线图。
http://s4/mw690/001TKMkfzy6LaeXhPvJe3&690
这张图在去年11月27日的博文中使用过,只不过其下跌速度慢于此前预期,结构复杂延展而已(细节结构分析见后文)。这其中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国际上美联储的QE停止比预期推迟半年以上退出;
二是今年中国的微刺激、定向降准形成的局部支撑。
自5月微刺激持续进行以来,这种结构性变化已悄然发生,我们常常强调,短期必须尊重市场的“偶然性”注入所引起的变化。
技术上,其上方面临C浪压力线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实际上目前已进入去年在上方形成密集成交套牢区,需要大量的增量资金来解放套牢筹码。如何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二、QE退出,未来泡沫破裂所带来国际市场的多重压力很难抗拒
实际上当前的全球经济、特别是金融市场都是QE在支撑,所谓复苏都是全球政府大量举债+QE借贷而来的结果。
大量分析内容本文不再赘述,可参见本人以前的其他博文。现在仅强调两组数据:
其一,美国财政+QE放水共9.45万亿(7.7+1.75)。
到上个财政年度(2013年10月)美国财政赤字已达17万亿美元(而2007年底为9.8万亿),2014财年美国政府预算财政赤字4920亿美元,可以说这7.7万亿是美国财政刺激扩张的直接证据。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到今年7月总额已达4.38万亿,危机以来QE增量3.49万亿(危机前为0.89万亿),其中近一半购买国债。
QE在2013年净增加1.02万亿,今年到10月将总共增加4600亿左右,可以说今年美国政府发行的增量国债基本上被美联储包销。
其二,危机以来全球债务没有减少,反而急剧增加。
IMF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到2014年底各国平均主权债务比例接近历史水平,达到GDP110%,比2007年高出35%,达到二战后最高值。
而在2001-2010年,全球债务从80万亿美元增至210万亿,年均增速达12%。到2014年预计达280万亿。
但同期全球GDP增长仅4%左右,且很大程度包含债务泡沫的贡献。
图二:标普500月线图
http://s13/mw690/001TKMkfzy6Laf0T56I1c&690
美股此轮所谓“牛市”(其实是大型长周期熊市的大B浪),不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而是前面分析的【主权债务+QE扩张】的结果。
但QE不会继续下去了,因为美联储这种空前绝后的行为正在给其自己带来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
美联储已基本上决定在10月会议结束QE。
前面提到,2014财年美国政府预算财政赤字扩张4920亿美元,而美联储到10月这个财年实际上QE量是6300亿(2014年4600亿+去年2个月2 X 850亿),尽管其只是用一半QE购买国债,但财政年度放水总量远远大于国债增量。
美国财政部计划认为,今年10月开始,到2024年每个财政年度美国都需要增加赤字一万亿,美国开支才能平衡,设想从明年初开始会出现神马状况?
笔者在此不做进一步分析。
从图一可以看出,标普500最新的大B浪335结构已经完成,很有可能“牛市”就此终结。原因是对QE于10月结束的提前2个月的标准周期的反应。
QE在制造“牛市”,也会因其停止,并且在未来缩表,制造熊市。
而且其现在离60月均线太远,该回归了!
技术上,MACD顶背离,阳柱动能趋0;KD已经开始死叉。
图三:英国富时100月线图
http://s14/mw690/001TKMkfzy6Laf327bD2d&690
英国股票指数的技术结构更完美,不仅大B浪335结构很标准化,c之第5小浪为上楔形。只是现在技术上还没有下跌破位,只有欣赏的价值。但其已出现连续3个月的阴线,MACD已经死叉,阴柱开始出现;同时KD长期顶背离超买后死叉。即使是真牛市也该向60月均线大回调了。
QE持续增量,实际上是美联储、美国人民向全世界借钱在支撑全球经济与市场,我们应该感谢伟大的美国霸主!
但我们不能恭维其动机……通过金融泡沫转嫁危机。但继续赌下去风险已经很大。欧元区金主德国深谙其中奥秘,坚决不宽松来换手,掩护QE全身而退。中国也在玩把戏,考验美国人耐力!
一场大泡沫崩溃,看看最终谁是冤大头!
所以,QE不得不退出,是命运的必然!
而QE退出,美联储缩表,会给全球经济、终端购买力带来什么变化?你,不明白,我的微薄有,可以自己翻翻看。
未来2~3年,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的向下驱动力,实际上已经水落石出。
三、大盘的走势结构与未来行情推演
有人说,美股涨我们不涨,他们跌我们为啥也跌?
问得好!你搞清楚状况,就释然了。
在下于此这样分析:
一是A股没有不涨,创业板不是涨了吗?流通市值指数不是涨了吗?我们大盘指数被扩容、大小非解禁稀释摊低了;
二是,我们的资金大部分进入房地产牛市了,全球QE涨了股市,我们涨了房地产!我们的钱不是掉到水里,而是固化到钢筋水泥的鬼城中,没法流动了!
全球股市大涨,我们都不涨,未来其大跌,我们涨?
你说,美股跌,钱会流进A股?
2008年流进没?你不知道熊市会发生流动性陷阱吧?什么是这个陷阱?自己百度下。
关于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会再度发生,这里给你两个权威人士的观点:
6月,欧央行执委兼斯洛文尼亚央行总裁Jazbec ,对欧元区将重犯过往的错误,导致金融危机重演发出警告,敦促央行采取政策行动。他强调指出,美国、日本和欧元区等主要经济体利率接近零,且金融体系中有大量过剩资金。促使投资者加大冒险力度,以获得高额回报。投资者追逐更高的获利在催生新的价格泡沫。
“我们不正在滑入我们刚刚摆脱的境遇吗”?他说,一场新的金融危机可能正在逼近,爆发的时间可能远早于我们的预期。今天,我们行事需更加谨慎。
8月7日,印度央行行长Raghuram Rajan在接受两次采访时表示,全球正面临再一次爆发金融危机的风险,,因为发达经济体的货币刺激措施刺激投资者承担风险并推高了资产价格。Rajan在接受Central Banking Journal采访时表示:“市场再次崩溃的风险正在不断加大,然而全球的承受力却不及以往。”
图四:CRB指数月线图
随着QE退出的预期,美元正在步入升势轨道,长达半年多的盘整区间将被有效突破,相应的全球大宗商品将重新步入跌势。美元在未来2年将见103以上,而大宗指数CRB将重回2008年低点。
本来时间窗大概率将发生在89个月周期、明年8月,但QE延长1年,恐怕CRB见底也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
从技术指标看,MACD已近偏空指向,KD临近死叉。
CRB指数是我们审视全球经济、大宗市场一个指标性指数,他与全球制造业、实体经济及终端购买密切相关,当然也与A股的很多企业运营相关。
与我们的进出口数据,特别是成本、库存、出口数据相关。
图五:上证指数周线图(近期)
http://s13/mw690/001TKMkfzy6Laf84oLa4c&690
实际上,局部走势具有偶然性,有很多短期因素驱动,因此,我们短期一定要跟市演绎,尊重市场的选择。但我们不能迷失大的方向。
其实在5月的时候,笔者对第2小波的反弹是3浪就产生质疑,因此当6月还不下跌突破,而且微刺激持续出现后,就开始调整结构划分,只不过不能预期是小c浪走三角形失败,还是完成标准幅度的上攻,需要逐步演绎,特别是突破局部震荡区间的情况下。
目前的合理结构小c的3浪与4浪转换中(见图)。整体上,在变形的5个3结构中,小c可以穿越C5-c1浪起点,但那样的话,未来的下跌空间会更大。
这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也是市场心理的反向反应。
我们对未来走势整体结构观点不变,但短期结构推延,时间周期推延。
除了上述依据分析,其实完全可以写1万字的系列文章,这里不再赘述。仅供参考,我们可以看微博的持续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