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新社]评论:化解“鬼城”问题不能依赖迁移人口

(2013-09-13 08:01:29)

【短评】:没有就业与社会保障,这些牧民未来怎么活?为开发商困局解套,却牺牲200万牧民未来命运之利益,这是神马“地方政府”?是谁的利益保护者?如果全国鬼城都这样,中国的未来堪忧!

 

【原文】:“鬼城”的出现正是以往过度利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的恶果,那么,今天要化解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改变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的惯性。

  鄂尔多斯尽管地处边陲地区,近年来却因造新城成了一个知名城市。但目前鄂尔多斯的空置存量房已经相当惊人,按照正常的住房需求,用三五年时间都无法消化,构成了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拖累。媒体甚至将一顶“鬼城”的桂冠奉送给了鄂尔多斯。因此,目前鄂尔多斯市政府已经将消化存量房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除了传统的招商引资外,鄂尔多斯酝酿了一个在全市范围内大规模迁移人口的计划。按照这个计划,政府准备将当地靠近沙漠的生态脆弱区农牧人口,整体搬迁至鄂尔多斯市旗所在地,而原来的牧民居住区则改造为生态恢复区,不再住人。

  按照当地一位官员的如意算盘:目前鄂尔多斯总体人口规模达200万,如果将目前已有住房人口忽略不计,按照人均30平方米的城镇人口住房标准测算,200万全部转为城镇人口,可拉动6000万平方米的住房需求。这一潜力相当于可消化近三年来鄂尔多斯累计开工施工房地产面积的近一半。那么,鄂尔多斯的空置房基本可以消化。

  但是,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必然需要政府拿出巨额的财政资金。而这些空置房本身属于商品房,因此当政府利用行政力量来向“鬼城”迁移人口时,其实是在用财政资金来为开发商解决商品房积压的困难。这显然不是政府应当做的事。目前,由于鄂尔多斯的煤炭工业急剧萎缩,已经导致GDO增速由以往全自治区第一滑到了倒数第一,地方财政收入也出现了负增长,如此脆弱的财政显然是无力承担如此繁重的人口迁移工程的。

  鄂尔多斯“鬼城”的出现,是前几年地方政府过度参与房地产市场,期望用它来拉动经济的一个真实写照。事实已经证明,当政府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市场中去的时候,很容易使市场出现扭曲。鄂尔多斯以房地产兴城,一度看上去生机勃勃,但即使国家不推出房地产调控政策,这种脱离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水平的新城建设也是超前的,“鬼城”的出现是完全可以预料的。

  “鬼城”的出现正是以往过度利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的恶果,那么,今天要化解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改变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的惯性。城镇化的推进不是为了消化空置房,而是为了让当地的农牧民过上现代化的生活,但如果这些农牧民结束了放牧生涯住进城里,却不能寻找到新的工作岗位,那只能衍生出新的社会问题。

  目前,中央政府正在积极推进政府职能改革,其中的核心就是政府放权,向市场释放活力,以此来推动经济转型。对于鄂尔多斯政府来说,经济转型更有现实的紧迫性,现在需要做的是积极培育符合当地发展需求的市场要素,当市场渐渐活跃起来的时候,自然会吸引到大量就业人口,并且带动当地的住房消费。周俊生(媒体人)

 

 城”现象严重的鄂尔多斯,为其楼市困局开出“引资”和“引人”的“药方”。据报载,鄂尔多斯已酝酿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大规模人口迁移计划,谋划将当地靠近沙漠的生态脆弱区农牧人口,整体搬迁至鄂尔多斯市旗所在地。

    让农牧民“进城”,固然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却也割离了他们与土地、草原的联系,不仅会带来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也会带来就业、教育、医疗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政府在作大规模人口迁移这样的重大行政决策之前,务必要慎之又慎,要经过充分的论证,确保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此外,还必须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健全各项保障措施,比如为进城的农牧民进行技术培训等,让引来的“人”与“资”能相互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