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浪数浪…瞎子摸象?!

标签:
波浪理论运用技巧序言股票 |
———《关于波浪理论运用之ABC》(1)
其实美国房地产次级债市场就是一个典型,在金融工程基础之上,它曾经繁荣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繁荣了美国金融市场,“繁荣”了美国经济,但成也萧何败萧何,同时又是它最后导致次级债危机的爆发,导致美国乃至全球经济步入新的大型萧条。
任何理论都有其局限性!市场本身就是复杂的,就是多样性的。波浪理论实际上是一个测市系统,是一种特殊的市场规律在发挥作用。
在10多年前,东方任某家期货公司总裁助理、首席分析师时,曾参与了机构资金运作某品种的过程。当时的研发团队在国内招聘了各有特长的分析师,有曾“坐庄”大连玉米期货逼仓行情的主力操盘手、波浪理论功底深厚者,有基本面数据分析擅长者,有自己独创的技术网络分析法者(其实是缠论的一个变种,大家戏称其每天坚持自画的多张图表为“铁丝网”),还有善于综合分析的专家。
当时,大家天天盘后开会,进行讨论分析,特别是复盘分析各种时间尺度的走势波浪结构,包括CBOT市场;并对第二天可能的走势进行“模拟画图”。
也正是那1年多的激烈辩论的经历,令东方对波浪理论有了更深、更全面的感悟。
当时,我们的老总经常说:“数浪数浪,瞎子摸象”!其实,这句话相当经典,因为波浪的展开与失败,是由当期市场的许多因素共同较力决定的,也就是说最后方向由主要矛盾与主导因素决定的。但反过来,如果我们能够抓住主要矛盾、主导因素呢?是不是就能够追随趋势?而如果你的资金足够影响局部行情,那么,你是不是更轻松地“画图”呢?
东方近20年的研究结论是:波浪理论包容万象,魅力无穷!
东方早晚要出一本讨论研究成果的书,努力将宏观经济数据分析、波浪理论、时间周期等多种分析工具,从哲学的角度融为一体。只是现在还不够成熟,在此简单介绍一些实用性研究结果,目的在抛砖引玉,以丰富东方的研究体系,完善东方的研究成果。
最早发表《波浪理论》一书查尔斯·J·柯林斯在给小罗伯特·鲁格劳特·普莱切特所著的《艾略特波浪理论》一书作序中开场白就引用了圣经的一段话(《旧约全书》的“传道书”第一节):“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何处……。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这其实就是墨菲所说的技术分析的3个假定前提条件之一:历史会重演!
尽管历史不会简单的重演,但“重演”却是宇宙规律的本质性特征。
经济与金融市场同样是有规律的,而它的本质性规律就是价值规律以及价值规律的衍生规律———供求关系规律。这两条规律就像日落日出的本质一样,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围绕价值的运动,而无论哪个时代的人,都逃脱不了这两个规律的制约。
在东方看来,这是波浪理论能够成立的最基本驱动力。
任何现代技术分析的理论其实都是查尔斯·H·道创立的道氏理论—平均价格包容消化一切因素之下的市场趋势理论(尽管其并未著书立说)。
当下,多数人人都强调做趋势的跟随者,其实这也没有错,而波浪理论虽然是属于“测市系统”的市场理论,但他也强调跟市,只不过他的跟市更有前瞻性、“定量化”而已。如果运用的好的话,更具前瞻性……从市场规律的层面解读与追逐市场趋势。
通过股票市场操作成为大富豪,并任几位美国总统顾问的巴鲁克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实际在股票市场震荡中记录下来的,其实不是各种事件的本身,而是人们对这些事件的反应。简而言之,成百上千万的男男女女是如何感受这些事件的……可以影响他们的未来。换言之,正是人在试图预言未来。而且正是这种强烈的人性使股票市场成了一个如此富戏剧性的舞台,在此,男男女女投入了他们相互冲突的判断,他们的希望与恐惧,力量与软弱,贪婪与幻想”!
波浪理论其实是具有严谨的数学基础的,除了其“菲波那契数列”的数学架构以外,自然界的“分形”结构在市场波动结构中也同样存在。
前面提到的《艾略特波浪理论》一书作者小罗伯特·鲁格劳特·普莱切特在1990年就发表了一篇研究这方面问题的主题报告“社会前进的分形结构”。
所谓分形,是数学上的一类几何形体,在任何尺度上都具有复杂并且精细的结构。一般来说,分形几何体都是自相似的,即图形的每一个局部都可以看做是整体图形的一个缩小的复本。
上个世纪90年代,“自相似模式结构”是复杂系统———包括金融市场———的基本特性,已经得到科学界的公认。
市场大多数在“自相似结构”中运行,短期的偶然因素在主导或干扰短期不同尺度的“分形”运动,但中长期的核心驱动力将一直、并最终决定高级系统层面的分形趋势运动……这也许就是波浪理论的真谛吧!
当然还有其他不能忽视的规则怎样运用,这些都将在未来的文章中讨论。
东方在1997年于《期货日报》(当时可能称《期货导报》),发表了近万字的《斐氏数列的奥秘》一文,开始了对波浪理论研究成果的探讨(从94年开始研究)。其后对市场趋势及其反转的预测成功率相当高(大量公开媒体研究报告及各种论坛PPT可以见证)。
东方这十几年来,一直努力将宏观经济、基本面数据与波浪理论的定量分析进行共振研究,将其他有效技术指标与波浪理论进行共振分析,同时与时间周期进行共振分析。更重要的是,最近10年也将全球市场作为一个共振体系进行研究,确实在全球市场系统中,发现了“分形结构”之普遍性!发现了波浪理论对追逐趋势,较好把握出入场时机———切入趋势的有效性。
下面我们引入东方在2009年10月的一次论坛上的PPT的一张图表,这张图表后来几年一直在分析市场的论坛上使用,有最低超过5000人见证过这张图表。后面的文章我们还将会把此后历次A股重要市场转折点的相关图表与大家一起分析、分享。
这张图表模拟了对A股市场此后几年的走势的基本框架图,现在看来虽必须做一定修正,但基本思路是正确的。
根据什么这样模拟?可以说波浪理论有着不可取代的理论贡献!
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