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铜融资危机待发财经 |
有媒体报道:融资铜越发像个“堰塞湖”!各方高度警惕,担心钢贸骗贷再现。
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其实,其越来越迫近相关方的门槛!
随着全球终端经济需求的大幅下降,企业销路不畅,去年以来中国众多企业的大量高价进口原材料,已经严重被套!
进口亏损导致成本加大,诸多投资领域景气欠佳,特别是热衷以进口铜融资的企业,以往即便在铜贸易上小有亏损,也能通过其他渠道得到弥补,但如今还款能力愈发令人担忧。数据显示,国内铜库存总量已创10年新高,未来全球经济及大宗市场继续保持“1年多来的硬挺”局面,已越来越力不从心。特别是在美国进入10年周期的【财政流动性紧缩】阶段,未来市场趋势完成大型中继调整,开始新的下跌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这样的大背景下,一旦巨量融资铜猛兽出笼,将对铜市带来重创。
“钢贸骗贷的故事完全有可能在铜融资重演!”业内人士近日发出警告。
那么,融资铜是怎样炼成的呢?
“如果以三个月伦铜期价为参照,在约定的时间内、比如本周,于伦敦金属市场上做一个买入交易,购入200吨伦铜,对应报价若为每吨7780美元,合计则为155.6万美元。按约定的美元兑人民币1:6.24计算,约合971万元。加上LME现货升贴水,运费,保险费和报关等杂费。假设现货升贴水为20美元,运保费一般为50美元,杂费为100元。最终每吨进口花费为(7780+20+50)×1.17×6.24+100=58871元。200吨总花费就是1177.42万元。”一位专业投资者如是介绍铜融资过程中常见模式。
凭着这份进口合同,融资人通过交付交易总额1%-1.5%的信用证开证费(企业的信誉越好,信用证开证费越低,甚至为0),交付交易总额20%-30%的保证金,就可以向银行申请一张信用证,承兑期一般为180天。然后,银行垫付资金给国外贸易商。一般一个月左右,200吨进口铜到达上海外高桥保税区。
因为存在还款时间差,融资人此间可以进行生意周转,也不排除将资金“运作”到容易钱生钱的股市、楼市、民间借贷等领域的可能。
而这种转移使用,如买股大跌而亏损,或民间借贷无法回收,就会直接发生铜融资的资金还款风险。
不仅如此,融资人还可以让保税区为这批进口铜提供保税仓库,并拿到相应的标准仓单。融资人带着仓单能向另一家银行申请质押融资,一旦获准,不排除再获得一笔巨额贷款的可能性。而且,当信用证快到期时,融资人可以继续申请新的合同贷款,不断循环操作。
“各种成本算起来大概为10%左右,但在民间借贷利率疯狂、动辄三四成的时候,这根本不算什么。甚至有传闻,早期一些温州炒房团就是靠这一操作模式,把全国的房地产市场搅得风生水起。”一专业研究员如是说。
特别是,融资铜的模式在目前国内已经得到“强力推而广之”!
近年来包括锌、大豆等在内的大宗商品都曾被纳入融资炒家的视野。实际上围绕相关大宗商品融资的产业链迅猛发展。
这种风险是相当可怕的。在大宗商品超级牛市上涨周期,融资链不仅可以获取“固定收益”,而且因为“囤货时间差”而大获其利!所以,模仿者趋之若鹜。银行也乐观其成、
但是在市场下行周期,其连锁性风险是可想而知的!
钢贸企业的前车之鉴已经在那,银根紧缩下的曾经热火市场,却因2012年钢贸风险的大爆发!据报道,由于钢铁的真实需求有限,一些钢贸商囤货后重复抵押从银行获取贷款。钢贸企业从银行借来的钱都是短期贷款,但放出去的高利贷相对期限较长,且以投向房地产为主,随着国家对地产行业的调控,今年钢贸行业内老板的“跑路”事件接连发生,以致银行间传出“防盗防抢防钢贸”的口号。
而当下,铜融资正在步钢贸的后尘。但谁来拯救你?即将裸游的铜融资!
http://s8/mw690/67b5fd87gd20e838be907&690?融资铜危机!" TITLE="谁来拯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