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育儿手册 |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家长们总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纠正、改变,或说教、打骂,但收效甚微。在当今社会,家是越来越小,相互的沟通越来越少。孩子几乎都是在呵护和“智育”中长大,从来没有接受过应付压力、处理人际关系、自控能力和意志力。
西方国家育儿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对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要从小就形成自立的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而独立生活能力来自从小的锻炼:诸如劳动锻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的锻炼等等。但最根本的是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和劳动能力的锻炼。通过参加劳动,让孩子从小就形成独立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炼意志,发展各自的才能和特长,增长才智,形成刻苦、节俭等品质。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促其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美国就是很好的例子。天气已经很冷了,孩子们还穿着短裤,跟在大人后面跑,能走路的孩子大人很少抱,摔倒了父母只是在一边看着孩子站起来。经常看到老美带着几个月甚至刚出满月的孩子旅行,有的把孩子放在篮子里提着满世界转悠。几岁的孩子则自己拉着小旅行箱,父母绝不会来帮忙。
从上小学开始,老师就会不断强化孩子的独立意识,反复灌输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爱好、特长要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发展,父母只是提一些指导性的建议,有体育、音乐特长的孩子就会发展他们的特长,对动物、植物方面的爱好也会被尊重,给特长孩子以极大的发展空间,父母不会要求他们所谓的全面发展。老师和家长对于肯定孩子的创造力真是做得不遗余力,对孩子的多元智能的肯定完全是在自然流露的方式下被发掘,没有教师或家长揠苗助长。
就拿美国传统的鬼节来说吧,真让我们对美国孩子的创造力叹为观止。小一些的孩子多把自己打扮成各种小动物、小天使的样子,撅着小尾巴、挥舞着小翅膀、提着南瓜灯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也有的打扮成骷髅的样子,但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可爱的“小鬼”的模样。在这么一个大的节日里,我们根本见不到大人的影子,他们任由孩子们“胡闹”,发挥着孩子自己的创造力。这样不是很好吗?
祝大家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