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年09月17日

(2023-09-17 14:41:26)
标签:

情感

文化

娱乐

旅游

2023年09月17日

京华文萃(之一)皮影

北京,是一个人文荟萃,藏龙卧虎的地方。在街头巷尾,商店市场走走,随时可以遇见有趣的人和事,可以发现深藏于民间的传统文化的遗存,这些人在坚强的艰难地守护着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感动和敬佩,把它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心他们,大概是我唯一能做的了。

 

在潘家园古玩市场,我看见一位卖皮影的小伙子,24岁,陕西人,从前当地很流行唱皮影戏,他家祖辈是农民,农闲时唱唱皮影戏,并自己制作偶人道具。耳濡目染,他也学会了这门手艺。我问他生意怎样,他腼腆地笑着摇了摇头。

皮影戏,是演员操纵一种刀雕彩绘的皮制平面偶人在白色布幕后面,唱念做打,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借助灯光照射显现影像,表演故事的一种戏剧形式。

中国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是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精巧的明珠,它起源于民间,流行范围极广,有浓厚的乡土气息。20111127,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皮影戏历史悠久,关于它最早起源于何时民间说法不一, 山西晋中一带的皮影艺人,供奉黄龙真人为祖师爷。据传早在殷商时代,黄龙真人与他的外甥剪兽皮成人形在窗前自娱,后人据此剪成纸窗影人,随之才有后来的纸窗影戏。而在陕西的皮影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皮影戏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并认为皮影发源于陕西。但这些民间传说并没有充分的证据。

唐,五代时已有类似影戏的雏形出现,为僧人俗讲之“变文”。“变文”是俗讲之底本,是僧人用说唱的形式演绎佛经故事。讲时有图像,犹如一幅幅连环画,这种佛经画被称为“经变相”。讲解这些图画的文字,有韵文有散文,有吟有诵,可歌可唱。这是唐代向一般民众普及佛教的文艺形式,此与皮影戏艺人传说关于影戏始于宗教相近似。道教也有类似宣传教义的说唱形式,名曰“道情”,它源于唐代的“道曲”。然而,“变文”、“俗讲”、“道情”虽有图画,尚非真正的影戏,其后“生心作意改图像为纸人,又后改为皮人”,便有了皮影戏的雏形。

有文字记载的影戏,最早出现在宋代宋神宗元丰年间高承的《事物纪原》中,他明确地指出了宋仁宗时已有影戏。宋人张耒所著的《明道杂志》、高承的《事物纪原》、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灌园耐得翁的《都城纪胜》、吴自牧的《梦粱录》、周密的《武林旧事》以及宋·无名氏的《百宝总珍》等,都对影戏作了较具体的记述。

明清影戏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些新的发展,明代开始各地影戏蓬勃兴起,从此形成了带有地方特色之流派,并冠以地方的名称,以示彼此在音乐(唱腔)、美术(影人和布景造型)、表演(耍人的技巧)上的不同,皮影戏的演出,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较繁多。

解放后,政府对这一古老艺术进行了大力扶持,19567月湖南省组建了木偶皮影艺术剧团,是全省唯一以少年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专业表演艺术团体,也经常出国表演。湖南皮影,幽默风趣,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以操纵稳健准确、表演细腻传神、造型精美生动、神态栩栩如生,在皮影界独树一帜,蜚声国内外,曾被法国《费加罗报》赞为比金子还贵重的皮影戏,尤其是童话剧和寓言剧,如《龟与鹤》、《狐狸与乌鸦》、《三只老鼠》等,数十年来,一直深受观众喜爱,他们至今仍活跃在舞台。

2007年在墨西哥文化名城瓜纳华托举行的拉美最大的艺术节一一塞万提斯国际艺术节,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献上了《闹元宵》、《鹤与龟》、《老鼠偷油》等精彩节目,栩栩如生的皮影表演,让现场的600多名观众大呼神奇,充分领略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但是,这些专业皮影艺术团体,己是凤毛麟角!现实生活中,随着现代化的传输手段的飞速发展和更趋多样化,电影、电视、互联网,已经普及到农村,皮影戏,渐渐地丧失了生存空间,会者观者,在中青年中寥寥无几,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频临湮灭。

 

又一天,我在著名的琉璃厂文化街一个巷子口上,看到摆着许多皮影,女主人热情地领我来到巷内的小店,看来她的皮影从雕刻装璜,比小伙子的更为精美。她和丈夫也是出身皮影世家,但现在己不再演出,皮影只作为一般工艺品出售,买者不太多,只好兼卖国画、雕塑,剪纸之类的东西,以维持生意。

     摆摊设点,出售那些已经无法畅销获取更大利益的皮影,我想应该是这些珍贵文化的传人,出于责任出于情感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吧!

    


一间精致的店堂,一个同样精致的女人,表现了优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