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湘西一一赶尸
“赶尸”是传说中可以驱动尸体行走的法术,属于苗族蛊术的一种,是楚巫文化的一部分,是湘西三大谜团之一。
叶落归根,魂还故里,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思想观念。湘西,山峦重叠,贫穷落后,许多人不得不离乡背井,去川、黔等邻地谋生。客死他乡,思归之心不改。其家人请來法师,对尸体用苗药进行防腐处理,额上贴上黄纸符,念动咒语,然后,几具连串起来的尸体,以符遮面,尾随在手执灯笼敲响铜罗的法师身后,一跳一跳地走着,穿过重山峻岭,跋涉崎岖山路,跨州过省返回故乡。一路上,昼伏夜行,就宿于从不关门的专门尸店,立在门后。至到平原地区,才移交亲属,落土为安。
这样,湘西“赶尸”,这一奇特的民间习俗,才得以延续下来。当地,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几千年以前,苗族的祖先阿普(苗语:公公)蚩尤率带兵在黄河边与黄帝对阵厮杀,直至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蚩尤对身边的军师说:“我们不能丢下战死在这里的弟兄不管,你用点法术让这些好弟兄回归故里如何?”军师说:“好吧。你我改换一下装扮,你拿‘符节’在前面引路,我在后面督催。”
于是军师装扮蚩尤的模样,默念咒语、祷告神灵后,大声呼喊:
“死难之弟兄们,此处非尔安身立命之所,尔今枉死实堪悲悼。故乡父母依闾企望,娇妻幼子盼尔回乡。尔魄尔魂勿须彷徨。急急如律令,起!”原本躺在地上的尸体一下子全都站了起来,跟在蚩尤高擎的“符节”后面规规矩矩向南走去。追兵来了,蚩尤军师连手作法引来“五更大雾”,将敌人困在迷魂阵里。这御敌“雾术”,“雾”
笔画太多难写,于是以“巫”字取而代之。其实,这巫字也是个象形文字:上面一横代表天或者雾,下边一横则代表地,而中间的那一竖就表示“符节”了;竖的两边各有一个人字,右边那个代表阿普蚩尤,左边那个代表阿普老司,意思是要两个人联合起来才能作巫术。(以上仅为传说,不作对“巫”的考据)湘西赶尸,到底是否真正存在过?怎么能让没有了生命的尸体活动起来?是巫术的神奇力量,还是人为的奇巧技法?……电视栏目《湘西赶尸之谜》、《会走的僵尸》、《湘西赶尸》等对此作过专题报导,也有人拍过电影,写过小说,某剧团还用歌舞形式进行过再现。可以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连土生土长的湘西大家黄永玉和沈从文,也没有作过明确的定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的便捷,人们观念的改变,“赶尸”,这一神秘、诡异的民风民俗,是彻底地消失了。它将成为一个永远难以也无需破解的谜!
然而,在此次湘西之行中,为去观看流沙瀑布,我匆匆走在德夯苗寨的山路上,突然,一个用旧纸壳蒙面的小孩,平伸双手,双脚并拢,一跳一跳向我走来……
我惊喜地发现:这就是湘西赶尸难得一见的文化遗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