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轩面场圃      。今

(2011-01-02 10:54:49)
标签:

进行曲

今之言

情感

兄弟

分类: 今之言

http://s14/bmiddle/67b41a1e498bf39cbfce3&690     。今" TITLE="开轩面场圃      。今"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用一个很俗的句式开始今年的第一篇日志吧)当2011年的第一缕阳光照在大地上的时候,远山依旧,大海依旧,一切都似乎没有改变。你醒来的时候,看到了我的短信,回了一条。北方冬日暖气屋里的温暖被窝,让人留恋。而在南国,却是一夜清冷。

 

本以为新年安安静静就来了,没想到越折腾越热闹。和朋友简单的吃完年夜饭,在街上看了几分钟新年狂欢。回到楼下,捎上五瓶啤酒,本打算两个人喝完就各回各家。可越喝越高兴,打电话一个一个的叫过来。啤酒搬上来一件,还是不够,又搬来一件。散场时已经一点多。睡下,早早醒来。昨晚呼朋唤友的热闹,似乎没有发生。只是一地墨绿的空酒瓶,花生壳和烟头,证明了曾经的热闹。窗外,除了工地上的机器声,其他一切都安安静静。

 

新一年了,2011年1月1日,新的开始,新的相伴!

 

http://s6/middle/67b41a1e498d34618f4b5&690     。今" TITLE="开轩面场圃      。今" />

正午,闲来无事,从书堆里抽出参观橘园美术馆(Orangerie Museum)时的一本画册。

 

自认为是艺术的门外汉,但是也许正因为没有设置一些专业的条条框框在心里,所以才更容易被打动。还记得那个夏日的午后,穿过杜乐丽花园,找到橘园美术馆。国内的艺术馆,似乎越来越追求外表的惊世骇俗。而橘园,中规中矩的隐身于从卢浮宫到香榭丽舍连接起来的欧式建筑群中,不显山不露水。

 

http://s8/bmiddle/67b41a1e498d3503f6e8d&690     。今" TITLE="开轩面场圃      。今" />橘园中的《睡莲》,是镇馆之宝,或者说橘园就是为了莫奈而建。印象派的画,一直以为不会看懂,而且有些狰狞怪异。但是当静静地坐在椭圆型大厅,被巨幅的《睡莲》所包围,那一刻,仿佛画家的灵魂就在这大厅里,正和游客一起打量着自己的作品,不时会用画笔涂抹几下。

 

光线是从屋顶的椭圆型采光口经过柔化射进来的,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像一枚大头朝上的鸡蛋,人就站在蛋黄的位置,蛋壳内壁是巨幅的《睡莲》,光线穿过气囊那一层薄膜进来,充沛却不肆意。

 

《睡莲》是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献给法国的礼物,保罗·克洛代尔(Paul Claudel)的日记里这样写到:

 

      1927年7月8日。在巴黎土伊勒里奥兰治宫两个椭圆形大厅中安放着克劳德·莫奈的《睡莲》。在一天的每个时刻:早晨、下午、晚上、夜间,水面上盛开着睡莲。

      莫奈在生命行将终结之际,继研究大自然中不同的的主题在色彩与光之下的变化之后,开始关注最温顺,最易穿透的元素:水,透明与反射之典型。由于画水,莫奈画下了肉眼所难见之物。他全心画这个几乎看不见的、属于精神层面的、把光与倒影分割开来的水平面。天的蓝被框在水的碧蓝中。制造出水平面感觉的,是花、花瓣、植物、水泡。

      油画挂在墙上,观众置身画中,正面侧面都可以看。透过画中水的色彩,四周的光也转蓝了。克劳德.莫奈与制作教堂彩色玻璃的人一样,对色彩有同样的爱好。从漩涡中,从云中,色彩冉冉升起。

 

1922年4月12日,82岁的莫奈签署捐赠文件,开始创作今天陈列在橘园两个大厅里的八幅《睡莲》。当时白内障让他几乎让他失明,创作一年后,才通过手术重见充满色彩的世界。莫奈曾说过,“我是印象派团体唯一健在的人了,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献给了绘画,直到生命的终了。我又开始工作了,这是忘掉悲痛的最好的方法。”按照约定,莫奈的捐赠等他身后才兑现,所以画家辞世一年后,这些画才安放妥当。

 

《睡莲》是莫奈根据诺曼底小城Giverny花园收获的灵感创作的,园中本没有池塘,莫奈请人挖出池塘,种上睡莲,晨昏阴晴的变化给了他创作的灵感,据说,他用了30年观察这一切,直到最后留在橘园的这几幅。

 

在一年后,用这样的篇幅搜罗资料完成这不算游记的回忆,不仅仅因为手头的这一部画册,也是因为在橘园午后一个多小时的感动。那一次的远行,从你的头顶飞过,又飞向远方。短信里,博客里,总能看到你的消息,给你讲述一路的风景。那是我们刚刚开始的日子,而从那时又一年多过去了,仿佛那个春天就在昨天。

 

也是在那天,在橘园地下陈列室第一次见到了毕加索、塞尚、马蒂斯等印象派巨匠的画作真迹,不懂画,却似乎看懂了许多……

 

http://s6/bmiddle/67b41a1e498c96ed0cf44&690     。今" TITLE="开轩面场圃      。今"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晚上无聊时,捧着弘一法师的一本书翻几页。插图中法师手书的这两句让心里一颤。

 

多少事,多少日子,都在不经意间错过了。我们的约定,美丽幸福的团聚,也需要在这一日日的努力中才能实现。早过了订计划发宏愿的年纪了,岁月如水,且行且珍惜。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人散后,只有你夜夜伴我入梦乡。爱你,宝贝!

 

http://s9/middle/67b41a1e2df849fce2cb7&690     。今" TITLE="开轩面场圃      。今"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