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悠悠 。今

标签:
进行曲今之言兄弟 |
分类: 今之言 |
http://s2/middle/67b41a1ex8fa690383ff1&690
午后,就这样静静地偎在靠窗的地方,看书,看风景。
窗外,白云亮得晃眼,蓝天澄澈,大山像布袋和尚一样盘腿坐在村庄背后。几日的阴雨过后,阳光刚刚才在云层中若隐若现。天一放晴,眼界立时变得清晰明朗。被太阳照晒起的那一缕白云,仿佛一条哈达搭在大佛的双手上,随着温度回暖逐渐升腾。一抬眼,山腰上已经没了踪影,只留下大山顶上一缕云冠。
从云里落下来的雨水,又这样被照晒起,复归为天上的云彩。轮回,不过如此吧!
习惯了每天的奔波,一旦安顿下来反倒觉得无所事事。离开自己海边的书房,到这里,竟然很少会拿起书细细读。因为,走不完的路,看不完的风景,比书更耐读。
习惯一个人远足,原因其实很简单,只是想去未曾去过的远方。对于自己来说,只要没有到过的地方,就不存在走错了路,用自己的脚踩在未曾涉足的地方,就是一种收获,因为哪里都是风景。
做向导的时候,总会格外留意路线和景点,因为别人看的是目标,而不是过程,一旦绕了远走错了路,别人嘴上不说,自己却觉得有些对不住人家一样。在那些有名的风景点留一张影,就算大功告成,是多少人旅游的终极目标。只为了到此一游的站在观景台上拍下无数风光手册上已经出现过的图片,那为什么不在家里合成一张呢,岂不是更轻松?
每个人所着意的重点不同,自己享受的是出门在外的无拘无束,只要天黑的时候有个住处,看到多少风景却并不在意,只要是一刻不停的在走路就可以了。
那年8月,还是做学生的时候,第一次到武汉。凌晨下火车,找了间网吧等到天亮,寄存了行李,就在炎热中开始了一整日马不停蹄的行走。从汉口到汉阳,午后过江到武昌,入夜时分,进入武汉大学的校园,穿过珞珈山直到东湖。虽然夜里无法看清楚真正的校园美景,却有别样的静谧在。深夜,在湖边坐上环城的旅游大巴,从二桥到大桥,把江南江北逆时针转一圈,从武昌站离开。
http://s1/bmiddle/67b41a1ex8fa756e7c3b5&690
记起武汉,印象里最深的不是巍峨的黄鹤楼,而是那座造型别致的古德寺。小街深处的寺院,给人的感觉却不像佛教建筑,第一印象只觉得风格别样。从门房大妈那里找到一本资料,仔细对照,才知道一座小小的寺庙蕴含了设计者多少的匠心。
“仿照缅甸阿难陀寺建造的圆通宝殿,门廊和顶部是古罗马建筑的表现手法;内外墙之间的回形步廊和方形石柱,又依稀具有希腊神庙的风韵。总体上看,整座建筑充满了哥特式教堂的上升感。大雄宝殿上面有大小佛塔共九座,这又与中国道教的北斗九星、七显二隐的说法暗合。细看九座塔的流线形塔身,以及内外墙面装饰的花卉、狮头、象头和大鹏金翅鸟等细部,充分再现了印度和东南亚各国的帕那瓦建筑风格。这种融汇大乘、小乘和藏密三大佛教流派于一身,并具有多元化建筑风格的建筑,在汉传佛寺中实属罕见。”
上面一段是根据百度的资料改编的,里面的一些建筑风格如果不是提示,自己很难注意到。
也许,第一次去武汉的人,不会有人建议去古德寺。但去了,却有不一样的心动。就像我们的生活,忙忙碌碌中,把心移到别处,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而这些风景,过了此时此地,就不会再有人看到。这样,看在眼里、藏在心里的岂不是举世无双的风景?
窗外,白云已经离开大山的头顶,太阳也已经转到了山的侧面,准备落山了。
结尾,还是说一句“想你”吧!已经成了习惯,却不会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