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 法喜寺
灵隐、天竺诸峰,总称“武林山”,据《汉书·地理志》:“钱唐有武林山,武林水所出。”《灵山志》称:“宋时定地,以飞来峰之南为天竺,以飞来峰之北为灵隐。因北麓为灵鹫寺,故峰为异其名。”灵竺佛教文化为随同杭州历史千古流传。
杭州佛教的传播的寺院的兴建,都与西印度和尚慧理有关。《天竺山志》载:“东晋咸和初,慧理来灵隐卓锡,登武林警日:“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何年飞来此地耶?”由此,山名“天竺”,峰称“飞来”;后人把峰南所建各寺称“天竺寺”,分上、中、下三竺,慧理遂成灵懈、天竺开山祖师。至今龙泓洞口有理公岩、理公塔,塔内葬有慧理骨灰。
天竺三寺深藏林间山谷,由下而上,寺宇壮丽,景色清幽。
上天竺寺位于白云峰下,由上眺望峰顶,常有白云笼罩,犹如幢盖覆顶。山上产茶,名为“宝云”与下竺,“香林“并称佳品。故苏轼的《和茶诗》中有“白云峰下两枪新”之句。白云峰右下双桧婆娑,寺僧常在树下盘膝养神。峰称“双桧峰”,岩称“双桧岩”(即百丈岩)。
上天竺寺又名法喜寺,离中天竺法净寺约1公里。天竺三寺以法喜寺面积最大,建筑雄伟,布局庄严。寺四周有白云峰、白云泉、乳窦峰、乳窦泉等名胜。白云峰的白云茶曾是南宋岁贡的西湖名茶。宋元祐中,苏东坡出任杭州知府,曾数次来游,留下《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等诗篇。宋朱熹、吕祖谦、戴复古,元赵孟、倪瓒等均有游上天竺诗。宋代抗金英雄岳飞的《归赴行在过上天竺寺偶题》诗篇更是气壮山河。
韦陀杵是扛在肩上的,仅在永福寺、法喜寺、法净寺见过。
地藏殿













出法喜寺,乘公交324路到立马回头站下车,换乘318路到动物园站下车回酒店。隧道的另一端依次是梅家坞、云栖竹径、九溪等景点。
2018年5月4日,在杭州灵隐、天竺,访灵隐寺、永福寺、韬光寺、灵顺寺、法镜寺、法净寺、法喜寺。喜欢永福寺、法喜寺、灵隐寺。法喜寺应是香火最旺的寺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