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林
孔至圣林门始建于元代至顺二年(1331年),
大门牌坊为明代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添建,清雍正年间改称“至圣林”。位于万古长春坊北,大林门前。建于明代中期,清康熙年间重修。坊木质结构,四柱三间三楼绿瓦顶,长11.35米,宽4.40米,坊明间花板上雕“至圣林”三字。坊前有明崇祯七年(1634年)雕镌的石狮一对。
在泰安乘高铁20分钟到曲阜东,出站乘K01公交车到孔庙南门下车。这里距离孔府、孔庙很近,但离孔林有几里路。入住布丁酒店,放下背包前往孔林游览。
孔林在曲阜市城北约3华里处。当初墓地不过1顷,2400年来孔子后裔及孔氏族人多埋葬于此,历代帝王又不断赐给祭田、墓田,面积不断扩大,至清雍正8年(1730年)大兴土木,历时3年,建成这座有古树3万余株,占地达3000多亩规模宏大的人造林。其垣墙周长7公里,墙高3.4米,厚约5米。孔林内洙水东西流,水上有洙水桥石坊,桥后享殿五间。最后为东周墓地,绕以红墙,孔子墓位中部,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这种格局称之谓“携子抱孙”。另有楷亭、驻跸亭、子贡庐墓处等建筑。
神道长约400米,神道两侧整齐排列着苍桧翠柏,两旁围以红墙。神道尽头为孔林二门,门额石刻篆书“至圣林”三字,系清雍正十年(1732年)敕修。
洙水,原为西周鲁国故城的北墙外护城河,后成为泗水的分支合流,在曲阜北形成洙、泗二水,因孔子当年讲学于洙泗之间,故以洙泗作为儒家代称。随着孔林的扩建,洙水部分河段被圈入孔林内。孔林内有洙水桥三座对称而设,中桥拱起如虹,前有“洙水桥”石坊,为明嘉靖二年(1523年)建。
桥上“洙水桥”三字传为明代权臣严嵩所书。
墓道。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刻立华表、文豹、甪端等神兽。
有四对石雕,名曰华表、文豹、甪端、翁仲。华表系墓前的石柱,又称望柱;文豹,形象似豹,腋下喷火,温顺善良,用以守墓;角端,也是一种想象的怪兽,传说日行1万8千里,通四方语言,明外方幽远之事;翁仲,石人像,传为秦代骁将,威震边塞,后为对称,雕文、武两像,均称翁仲,用以守墓。两对石兽为宋宣和年间所刻,翁仲是清雍正年间刻制的,文者执笏,武者按剑。甬道正面是享殿,殿广5间,黄瓦 歇山顶,前后廊式木架,檐下用重昂五踩斗栱。殿内现存清帝弘历手书“谒孔林酹酒碑”,中有“教泽垂千古,泰山终未颓”等诗句。
位于墓门后,孔子墓前。五间九檩歇山黄瓦顶,前出廊,长24.18米,宽13.18米。明弘治十年(1494年)始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清雍正九年(1731年)、1977年重建。殿内现存清帝弘历(乾隆)手书“谒孔林酹酒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