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杜甫草堂(上)

杜甫草堂门票60元。
离开青羊宫乘车去杜甫草堂,杜甫草堂位于成都西门外的浣花溪畔(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现在是有关杜甫平生资料与创作馆藏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入蜀,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约占他全部诗篇的1/6,其中包括脍炙人口的《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草堂故居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
五代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1961年3月,杜甫草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5月,杜甫草堂博物馆成立,成为现存杜甫行踪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处所。
从正门开始,依次是大庙、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其中大庙、柴门是杜诗中提到的草堂原有建筑,诗史堂正中是杜甫立像,堂内陈列有历代名人题写的楹联、匾额。工部祠内供奉有杜甫画像。
杜甫草堂北门

杜甫草堂全图

进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听秋轩”

雅致幽静的园林






游览杜甫草堂的最佳次序是从南向北,所以从北门入园后沿左侧林荫路走半圈绕到南门入口。

唐代草堂遗址‘铁将军’把门

唐代亭台遗址


万佛楼,原建于明清,2004年9月15日破土重建。


万佛楼一层石碑

顶楼铜钟

登万佛楼远望



万佛楼畔小桥流水游鱼争食


(未完,待续.)
感谢欣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