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李姗殷中国qq群精神疾病生命杂谈 |
分类: 生活经历 |
這個擾人清夢的城市中有那麼多面淡白的牆壁,一不小心便碰到了鼻子。
潮濕的氣空漫著歲月的傷痕,正在沖著我做一段咆哮的告白,越來越聞不見臭氧層的香氣。
我們就是活在了這樣一層空間,雖然嘴中判斷著對錯,心裡卻無時不刻在心的中間掙扎,其實并沒有對錯的我們,卻同樣做著只有對錯的決定。歷史婉轉的鏡頭終落在了此時此刻此地,我們同樣經歷著生、老、病、死,總是在那一瞬間的我們,體會到了無數個悲歡離合,至少我們曾幾十輪回經歷過死亡的體驗。也就是在那一瞬間,生生世世的惆悵與美幻將定格在那塵舊封鎖的歷代名冊中。你我跨越了不同年代的鴻溝,直至今生今世。
不想超越那三寸天堂,只因你也不曾帶走過我多餘的惆悵。多少次回眸一刻,刹那間的夢中言笑,才發覺在平靜中倦怠的日子有多少的饒人寧靜。素昔皆使你不再如此的凈意。
仰望星空的時間幾乎沒有,那是因為空氣的渾濁讓你難以呼吸。
靜思禪坐的時間消失了,那也許是你騰出了太多的空隙以及寶貴的時間投入到那苦苦不得念想,可遇不可求的無果嚮往而迷離了心。
動物的集體自殺與死亡,讓你在心中產生了一絲恐懼與逃避。
一大群未開悟的黑心人在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掠殺著未斷氣動物的毛發,一刀一刀這是在割破誰的心?
家族仇恨令你深陷悲觀世界中,延續仇恨似乎是某些懷著極端仇恨的人最想做的事。息事寧人的人和事已在這個社會上不再多見,誰想看著美輪美奐的地球成為一些極端分子而變異成亂紅之巔的主人兒,繼續它的邪惡之光?
因為覺得自己只有這一世的光年就可以大膽的胡作非為、破壞地球,甚至將來可能延伸為宇宙,這樣慘不忍睹的目的則誓不罷休,事實上就是把苦痛留給了我們自己的兒女們,也是把這切膚之痛轉移到自己身上的無知和沒有一點責任感的做法。這樣的卻是在某些人覺得在我有限的生命里,無來世的生命中,盡享天倫之樂。可是卻不曾想到這一代又一代又將付出怎樣沉重的代價,難道要繼續下去我們錯誤認識嘛?
如果太多的人都這樣認為,認為一個人只有這一世美的展現的話,或把死亡當做是一種徹底結束的話,我想若有一絲善意的人都不會去不管我們的下一代如何?或者如果想到自己若有來生,也絕不會這樣去做。因為到最後受傷的人絕對是你。
那麼受到應有的懲罰與報應的人也就是你了。
記得我們剛上初中的時候嗎?學物理時,第一堂課就是在說物質“氣態、液態、固態”的變化。即使某種物體消失了,也是以別種形式的存在而存在,所以其實人走向死亡也是一樣,也會以別種方式存在,自然而然的變化,我們的靈魂也是一樣的。
磁場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們看問題一切竟在不言中,那麼我們就必須注意那一層存在你生命里的貫穿在你經絡里的,你心里的腦子里的,這個就是波了。我們的情緒可以是一個波,磁場大一點,影響就大一點;磁場小一點,影響就小一點。所以難得糊塗一場,就讓我們笑著過完這輩子,給自己的內心的潮汐起伏的波一個平靜的窩。同樣是一生,悲觀活一天不如樂觀一天的好。
給陌生人投送一個微笑,先不管你的心情是真是假,至少你付出了一顆真心。至少在那個人的生命中,在那個人以後的生命里也許會想到,曾經有個人好像在我內心無比悲哀無比絕望的時刻給了我一個無私的微笑,我卻不知道這個微笑是個勉強的笑顏。如果你們彼此都護送一個微笑給對方,先不管它是真是假,先把快樂遞給他人,這是一種無私的精神,當你這樣做了,你從心底也會對自己敬仰敬佩,甚至崇拜,這不是一種故意,而是對自己的認可。樂觀的認可著,總比面對陌生人投送一個仇恨的目光要強的多。若我們笑了,那就是發自內心的。把微笑給別人,是快樂的,別人把微笑給自己,也是快樂的。這是一種最愉快的最歡喜的慰藉,雖然你可能還是帶著滾滾而來的憂傷與寂寞獨來獨往。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壞情緒時常漂浮。可惜,在如此“亞歷山大”的社會中,每個人都曾會有彷徨與無助,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同病相憐的孩子,不管經歷著什麽,受著什麼樣的教育,生活的環境如何,生活哪裡會處處如意,處處順心,不是嗎?
如果沒有悲傷作為調和劑,只有快樂幸福,這樣的生活在凡間是絕對不大可能的。我們要正視一個問題,不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人會有悲傷彷徨的時候,而是每個人都會,那麼等我們過了這一陣子的痛苦之後,也不好意思繼續悲傷流淚,因為還有很多的人,和你不相干的人也在經歷著更加痛苦的事情。我們應該要對自己承認,已經很幸福了,心情樂觀了,也就不用抱怨什麽上天的不公了。正是因為這種自我精神和他人精神支撐力、承載力的相互比較形成心理上的衝擊,才更能激勵我們心中的逆反心理,從而不得不樂觀的面對人生,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會怕被比較誰更幸福。
這個,擾人香夢的城市,多少有一些冷清和蒙蔽。
你們托起自己倦怠的身子,去適應著快節奏的生活。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你們從吹著氣球到捧著石頭,就如同從攜帶著木頭到佩戴著金銀首飾。
爲了生存,我們多多少少做出了對“自我”的犧牲。
這個犧牲比犧牲自己生命似乎對于你們爲了生存的手段變得更重要。
是的,我們需要活著,儘管不活在外面的世界里,也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讓別人無從接近。
你善意的虛偽就這樣代替了本真,那最初的元神。
你的思想總是隨著別人的牽引而運動,而思考,而琢磨不透;唯一千萬不要變的就是你心底的那個原則,決不能打破,若是打破了,這個自己,便不叫自己。
你的委屈總是過分的遮掩到自身頹廢的角落里,卻沒有了任何信仰支配你活下去的勇氣。真的是信仰的問題嗎?還是你根本不想就不敢揮霍支配你活下去的勇氣。因此,你叛逆,絕望,以至於在寂寞寥寥的山溝中獨自唱著三月裡的小雨,那是什麽?
那是你空蕩的心,卻沒有任何一個事物或者一個人填滿你內心的空虛,這個空虛又是什麽?它爲什麽要主導你生存的定義。你最敢說的莫過於自己已經透徹的瞭解自己,我也同樣希望是,除了其他人沒有人瞭解你的心,如果你連這唯一的界限也跨越了,那麼自己都無法判斷自己到底是誰,難道這不是一件很令人可怕的事情嗎?在這寥寥寂靜的“宮”里,不能忘卻的是,你存在的意義。
是的,我們要拋棄“自我”,實現真正價值的“無我”,可是你應該從沒有想過,這個無我不是建立在沒有自我的前提之下。只有一個人自我過,超我過,才會無我。就像一個人沒有經歷過這件事情,他就無從下定義這是什麽感覺一樣。
所謂本我,就是無我的前夕表現,但它們似乎又是一個反義詞。它深刻的揭露了你內心真實的想法,以至於每一個念頭,本我把這些最原始的東西把那些內心糾結的片段展現的淋漓盡致,細節得生動無比。你最初的元神也就是從這一刻刻糾結的念想,連接而成,貫穿中樞神經。實現“無我”這是爲什麽?因為你出生后漸漸完整了這個生命的體系規律,你這個個體擁有了“自我、本我、超我,”三我。當無我的時候,是自然而然的把這“三我”忘記,割捨掉,這才是真正的無我。
而在這個“宮”中,你要把這“三我”共同進行。因為這是必不可少的感情,但我們要學會的是,千萬不要把它們纏在一起,如果纏在了一起太久,就不難想像後果都多嚴重了,我們要學會把這“三我”分開,各成一個個體,一個人如果可以分成三個人的話,每個人代表著不同的意義,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定要避免混淆,避免產生不良後果。
那麼在你的生命中,你的精神支柱在哪裡?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面對更多高科技新生產物的追求使你迷失,使你的雙眸迷離不定,使你丟失了本應該屬於你的表情,你少了孩子氣,你認為你在慢慢變老,正因為這種悲觀的思慮使你漸漸的真的丟失了孩子氣,這本真最重要的心態。因為不適當的排泄身體中的毒素,你長了討厭的痘痘;因為你的沒時間而忘記了睡眠和聆聽大自然的機會。
我知道,你知道這些的,卻無從安排。
這都是因為你已經習慣這種生活方式,這種慣性至深的影響你的情緒,
在生活中也變得六神無主。
爲什麽要如此再三的折磨自己,被很多人情世故而左右呢?
我知道你也會反省自身悲觀的弊端,可是這習慣似乎烙印在心裡扎根了一般,或像玫瑰刺一樣扎在自己的心上。就這樣,少了嘴角上揚的微笑,對所有的社會現象繼續無動於衷,對朋友們少了信任、少了交流,少了對自然的尊崇,少了內心最真實的傾訴。甚至不能暢快的流下熱淚,這一切的一切是多麼地可怕。
這樣戴著沉重的枷鎖吃飯睡覺是爲什麽?
我看見這些人的時候,會不禁的哀歎,我不想看見任何一個人只活著一個軀殼而已。
在這個諾大的世界里,你的生命就像那悠悠篝火偶爾噴出的火苗,曇花一現。
不僅僅是在宇宙里地球上的分分秒秒,更是在人生中的每分每秒。
如此珍貴的生命,在我們眼裡,人生卻無限的長,無限的長。
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人,真的不想看到有更多的人去遭受痛苦,也真的不想看到他們生命的短暫,短暫到在我們的生命中都只是個過客。
仔細思考,這是多麼愚蠢的一種選擇。愚蠢到把自己傷到狼狽不堪,卻無法回首。
這是誰造成的呢?難道不是自己親手製造的嗎?
可如果我們想一想,世界上還有那麼多精神上痛苦的人,有些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不單單是在中國範圍內,更是在非洲這樣相對落後的國家,美國這樣貧富差距大的地方,沒有國境之分。在我們這個世界當中,有幸福的人就有哭泣的人,有悲觀的人就有樂觀的人,有對生命絕望的就有滿懷希望的人。我不想看到每一個人在精神上被痛苦牽絆,因為不注意精神上的疏忽,從而患上了身體上的疾病;因為精神上的悲觀,從而患上了強迫癥,抑鬱癥,精神分裂癥。。。這都是沒有休止符的惡性循環。
嘗試過這些精神疾病的人會覺得這似乎并沒有什麽特別的難受之處。
這其實和吸毒一樣,你不嘗試,你的卻不知道到底是一種什麽樣的感覺,
吸毒有何嘗不是一種精神上一種慾望的需求呢?
精神疾病的感覺很不好,非常不好。如果你經歷過你便永遠不想再經歷,如果你沒有經歷也請你不要去嘗試或者你的好奇心驅使你去讓自己接近它們,沒有什麽病比精神疾病來的更加痛苦了,即便是肉身。
相信我,這并不是恐嚇,也不是危言聳聽,這是事實,這是千千萬萬從精神疾病幸運抽離出來的人們,是這些人總結的經驗。人的感情是非常脆弱的,我們需要一個強大的內心去支配我們的人生,活著就要有意義,活著就要有血有肉,而不是那一層外表。
大多數人,都被慾望迷蒙了雙眼,碰到了鼻子。我們,真的是要開始反省,反思,反正自己自身被自己蒙蔽的原因,我們必須找出來并實施計劃讓它充分有意義。我們每個人的情愫,都取決於自己,我們不必要去因為自己悲哀的情緒而誤傷到自己,這是無意義的。
如果一個人被大腦中的勝肽所操控,我們也要去真真正正的參考我們內心深處的自己,是什麽把我們變成了這個樣子,是什麽情緒在做縱?人類的貪婪無限,慾望無限,想要阻止這些感情並非容易,可是如果繼續蔓延的話,可想而知,有多麼的嚴重。所以,在這個“亞歷山大”的社會上,必須要學會調整情緒,整理思緒。
不過,這并不是恐嚇,危言聳聽。
這是對自己的人生付出應有的責任,對自己的靈魂加以昇華。
如果一個人時時刻刻被自己莫名的情緒所左右,那麼我們將必須採取應有的措施,我們要充分意識到這到底是什麽原因。在這個物欲橫流的年代,在這貪嗔癡的末法時期,在這個荒誕的年華,在這個未到時機的元年,我們必須保持自身的純潔。也許,我們很難達到剛出生的孩子一般無暇,但命運已經開始確診了我們人類可以左右我們良好的心態,只要我們從現在開始。一點一滴的改變,沒有什麽是改變不了的,只要你清晰的知道自己現在的狀態與自身存在的價值便足矣。一個人活著,要輕輕松松的活,有生就有滅,既不能把死亡看的太凝重,更不可把死亡看的太輕。
死亡是什麽?
死亡就是重生,是涅槃,是繼續,是延伸幸福生命的價值。
我們要哭著來到這個世界上,微笑憧憬著未來的美好而走向死亡。這何嘗不是一種美麗呢?
正視死亡,正視人生的無常,沒有什麽是永恆,只有你的信念是永恆而無法磨滅的。趁此機會,推薦一部很好的書籍給大家,讓我們更加淡定,更加樂觀的面對人生——《西藏生死書》,也許應該有很多人聽說過,這部書意義深刻,索甲仁波切上師的講說,直指本心,為繁雜現代世界提供了一套理解生命要義的重要闡述。大家可以在當當網,淘寶網均有出售并淘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