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天赤焰三千丈
种下琼林十万株
文图/幽兰飞香

瓜埠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南京六合,也叫六合国家地质公园瓜埠山景区。公园的熔岩石柱成群分布,其面积之广,石柱排列方式之多样,是罕见的国家级地质遗迹。忆当年,“冲天赤焰三千丈
种下琼林十万株”。如今,瓜埠山熔岩的石柱,还在述说着亿万年前的故事。
多年前的瓜埠山,采石已削去了山体的一大半。鉴于这一地质景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科普价值,经专家们呼吁,得到南京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实施抢救性保护,停止采石,使这一重要地质景观得以保存。现在作为南京六合国家地质规划建设中的一个景区,得到保护。人们的认识,在绕了一圈之后,又重新出发!
进入景区,对面一座奇异的山头,吸引着人们的视线。

还有一座奇异的火山湖。火山喷发后,因大量浮石被喷出来和挥发性物质的散失,引起颈部塌陷形成漏斗状洼地,即火山口。后来,由于降雨、或者地下水等,使火山口逐渐储存大量的水,从而形成火山湖。它是火山喷发的重要遗迹。

火山湖的湖水几近干枯,似一个圆形的大坑,中心有个圆形的小岛。平静中,却蕴藏着亿万年前的壮观!

从这里看山石像一座躺着的石狮,它是由火山喷发的玄武岩石柱组成的自然奇观。美国有座称为魔鬼之塔的石柱景观,文明于世。中国瓜埠雄狮之塔,实属罕见。

修复后的自然生态,吸引了飞鸟。

石狮的头部是瓜埠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渣堆积而成。

觉得这山头好像是从保护角度考虑,做了些修补,有些不自然了。但下面的纹理非常清楚。的确像雄狮的头。

狮全身则全由一根根石柱所构成的。它是岩浆从火山口溢流的熔岩冷却而成的。

一根根石柱组成的形态虽然各异,但它们都是岩浆从火山口溢流的熔岩冷却而成的。

此处的石柱排列很特别,称其“孔雀开屏”。

熔岩流被定格,石柱呈直立、平卧或倾斜等不同排列方式。
这是掉下来的小石柱,原封不动的堆积在那里。

几根很大的熔岩石柱,展示在道路两边。

这里从东到西约200多米山体,全由石柱组成,令人称奇。


瓜埠山,也是鸟儿的乐园


这种呈现五边或六边形的石柱不是人工打造的,是自然形成的。这种石柱在地质学上称柱状节理。
它是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在地表冷却收缩而成的。熔岩在冷却过程中围绕冷却中心有规律的收缩形成规则的裂纹,当裂纹开裂就成了一根根石柱。






还有一个人工湖,据说是采石,挖山形成的。现在名曰“太平湖”

湖的内侧种了不少小花

湖边修了长长木栏,成弧形与山体连接,还很有点气势。

细看,湖岸内侧也是节理性石柱结构的。

顺着木栏走到另一座山前。炎热的夏天这里高处的亭子是个休闲纳凉的好地方。

一群鸽子不时的自由盘旋在上空。

顺势看见对面山上有一个不错的亭子,据说是新修的。

于是从这规整的坡道,拾阶而上。

回看下面的火山湖

转过山体的背面,又是修得很整齐的砖制台阶。两旁绿树成荫,寂静凉爽。

坐在亭中,凉风习习。远眺山下风景也算得上心旷神怡。

能欣赏到下面的太平湖、一片绿色的苗圃及远处风景。

绿林中的民居、农田,远山和长江四桥都历历在目,也是别样风景。

出公园门之前,回来的路上,一块晒得发旧的小小广告牌上的一句话,很有分量。我想,这也许就是人们对瓜埠山的一种忏悔吧!

公园门外路两边都排着这样的石柱。这记录地质变迁的石柱,的确是很有研究与观赏价值的。希望它们能得到人类永久的重视。

谢谢朋友随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