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阅江乐重阳
文图/幽兰飞香

金秋十月,艳阳高照。今遇重阳,欣喜阅江。这里的阅江,就是指登上位于南京西北的狮子山上的阅江楼远眺长江。南京狮子山,被誉为古金陵四十八景中的“狮岭雄观”,而阅江楼则是长江四大名楼之一。长江在这里转了个弯,开始了东逝水的旅程。狮子山巅,高78米,阅江楼楼高52米,我们登山盘楼,在阅江楼顶,放眼远望,金陵全景尽收眼底,浩瀚的大江风光一览无遗。重阳阅江,实乃乐事一桩~~~
写在重阳
金秋十月遇重阳
登高望远去阅江
白练弯沿东逝水
金陵盛景飘余香
盛世欢歌今胜昔
政通人和有榜样
屈指相数几十载
童心伴老须自强
山水欢歌
丁晓红
P1 牌坊上写着:阅江揽胜

P2
这次从南门登山

P3
登上一段石阶“狮岭雄观”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映入眼帘

P4
游览中遇到许多外国游客

P5
沿鹅卵石花边路的石阶继续前行
P6
阅江楼有“江南第一楼”之称

P7
有一群鸽子从蓝天上飞过,正彰显了“政通人和”之意。

P8
两边石栏上有形态各异的石狮子,这也是狮子山景区的一大特色。

P9
一对老夫妇手牵着手,在重阳节里享受游览的快乐

P10
走近阅江楼,这下面好像刚刚组织过一场老年舞蹈表演

P11 楼分7层,里面金碧辉煌,屋顶及梁柱画着具有明代风格的彩色图案

P12
摆放在金字靠壁前的是一把“朱元璋龙椅”。虽是仿制品,但选
上等优质红木制成,重量超过千斤,龙椅靠背上雕有九条龙。刻工精细,形象生动。

P13 传说朱元璋在狮子山设伏一举击败陈友谅40万大军,战前发现山脚下的“五色土”并设坛祭拜。
阅江楼的五色土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呈现黄、红、白、紫、黑。经土壤研究专家鉴定为世界罕见。

P14 不少皇帝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以“得水载舟”为座右铭。

P15
“治隆唐宋”四个字是康熙南巡金陵时写的。意在指明初洪永之治超过了盛唐和宋代。

P16
这里以壁画的形式展示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经历

P17
漂亮的“四大名楼”刺绣座屏

P18
楼檐特写

P19
今天是老人节,登高的多为老年人。

P20
极目远眺

P21
阅江楼下风格一体的建筑群掩映在绿树丛中

P22
飞速发展的金陵城市新貌

P23
向北远眺长江,近景是整理一新的护城河,而远处就是长江和闻名遐迩的南京长江大桥。
P24
南望。明城墙掩映在翠绿之中,中间处是秦淮河,它在不远处注入长江。

P25
长江,久享盛名的黄金水道。

P26
南京长江大桥清晰可见,一列“和谐号”正驰骋在大桥上。

P27 据说,这样的石狮大概有六百多尊,构成了狮子山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P28
在下面回望高耸的阅江楼,真漂亮!

P29
再换个角度拍

P30 从西门出来,顺城墙下面的路到另一景点“静海寺”。

P31
远望吸引眼球的阅江楼

P32
名楼与明墙相伴给人以浓厚的历史感
P33 戏台。多少大戏,在这里开场,也在这里落幕。

P34 南京静海寺,在中国的近代史上,留下了耻辱的一页。这是不可忘记的历史。

P35
那位七次下西洋的郑和,如今已经有了比较宏伟的纪念堂。

P36
重阳,夕阳,重重洒在了回家的路上。
拍了不少的片片,因篇幅关系,不能详细介绍。仅此已足让朋友眼疲劳了,抱歉!谢谢朋友欣赏!
感谢朋友赠玉助兴支持!挂在博中,常学常赏。
-
2013-10-16 10:58:07
- 金秋九九又重阳,狮岭山上阅江楼;
- 俯视大江东逝水,环顾金陵相机收。
-
2013-10-16 11:01:40
-
-
阅江楼上望长江
大江东去渺茫茫
百舸争流成诗行
意气风发斗志昂
-
2013-10-16 17:01:19
重阳登狮山,
俯瞰长江流。
风景这边好,
当属阅江楼。
-
2013-10-16 20:59:48
- 登山望远到狮山,目视长江东逝水。
- 人生几度夕阳红,金秋阅江景色美。
-
2013-10-17 19:48:09
长江东逝水,
人朝上位争。
登高狮岭山,
海阔任舟行。
足驻江楼眺,
眸含梵界宫。
遥知回返路,
老骥膝生疼。
-
2013-10-18
06:08:34
年近七十两鬓霜
登高远望乐重阳
眺望滚滚长江水
阅江楼上享秋光
-
2013-10-21
15:11:30
- 赏图品诗心激荡
图美诗绝在飞香
大江逶迤东逝水
小河缠绵伴梦乡
金陵美景眼底收
石头城里呈吉祥
日新月异千番变
登山阅江乐重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