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行(5)---
小城闲情 故乡轶事

老火车站西侧,有一座高大的水塔,据说是30年代日本所建,专为沈山线烧煤的火车加水。现在都是高铁时代了,它早已经失业。面临拆除的水塔,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巨变,也俯视着绥中县城的变迁。记得儿时在它下面玩耍,总说它是绥中最高的。。。。。。

即将拆除的民居的烟囱很有些特点吧?
这是居民烧火炕所必须的。

以水塔的名字命名的小区,足以说明水塔在当地的影响。

这样的烟囱在县城有十多个,如果它们一齐冒黑烟,将是个什么样子呢?
可喜的是县城的小区都实行集中供暖,大烟囱下岗了,天变得清澈、蔚蓝。
天高云淡任鸟飞!

隔着马路看风景。时尚的婚礼还没开始,但并不影响我对他们的美好祝福!

端午节时,几乎家家都要挂这红纸叠的葫芦,下面插着一段奈蒿。
过去都是家里自己叠,现在人们有了经济头脑,竟然做起了这种葫芦买卖。

这种机动三轮车,当地叫“神牛”。浩浩荡荡的神牛大军,是绥中特色的一道风景。它缓解了交通和就业压力,活跃了经济,为群众出行提供了便利。

但是“神牛”问题多多。他们大部分“三证”不全,安全隐患层出不穷。
如何整顿数以千计的神牛,考问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据家乡人说,“神牛”已取缔,这些人也不同程度的得到妥善安排。看来这照片成了家乡客运史上的一个珍贵的记录片。

清晨的站前广场上,两位残疾朋友早早地摆好他们的旧书摊。我被误认为是记者,非要我为他们拍照。一位朋友还打出了“胜利”的手式。他们告诉我,他们中一位是绥中荒地人,一位是兴城人,他们遇到很多困难,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政府帮他们找到一个固定的摊位。我为他们拍下这张照片,心里留下几多酸楚。。。。。。

故乡土地上的一种带刺的不知名的小野花,平淡而富有个性。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她,她总是一如既往地盛开着。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要向燕子学习,年年回家看看!

哈哈,小燕子也喜欢美哦!竟和美女做起了邻居。

四季香豆腐店的驴磨豆腐,堪称绥中一绝。这种豆腐的吃法很讲究:必须是六股河水浸泡的上好黄豆,石磨磨制,卤水典兑。在店家就餐时,先端上上边放一把柳条笊篱的较大的盆,把带浆的豆腐崴到笊篱上淋浆。同时备有蒜末、辣椒末、韭菜花、嫩香菜等调味品,再上一碗美味的肉卤。最好用筷子把淋过浆的豆腐夹到小碟中,拌上调料,就可以象吃饭一样,大口大口的。。。
如果再点一碗高粱米饭,就是非常正宗的关外第一县的特色了。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不吃高粱米了,改喝酒了。还说,豆腐就酒,越吃越有。

店家常把磨豆腐的石磨放在店堂的的显眼处,把拉磨的驴栓在门前做广告。今天气温很高,店家把驴拉到树阴下,但广告的效果是一样的。

当地常见的一种人力三轮车,俗称“倒骑驴”。这种三轮车,使用方便,易于照看所载物品,骑车人在后边,也比较安全。
倒骑驴之一
所载物品,均在视力范围之内,防盗滴。

倒骑驴之二
安全、舒适,老者亦潇洒。

倒骑驴之三
做点小生意,很方便滴!

这也是一部倒骑驴。不过更吸引我的是那块招牌:啥都有?

这种畜动力车,很低碳的,但在城里已经很少见到了。因为不让进城滴!

海边的华锐风力发电,十足的新型能源。

绥中的海岸线资源丰富,发展后劲十足。

海边新建了一堵“墙”,用途不明。

大海啊,故乡的情怀。。。

小城故事
-
2011-07-25
09:04:48
- 幽兰的相机
记录了历史
反映了现实
来往多少事
匆匆眼前去
留在咔嚓间
永世的记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