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宫位于内秦淮河畔,南京市中心的西南面。古代称治山,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此冶铁铸剑,后历代帝王多在此建寺庙宫殿。明洪武年间(1384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赐名为“朝天宫”,取“朝拜上天”,“朝见天子”之意。清末,朝天宫改为江宁府学和文庙,是江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古建筑群,极为珍贵。朝天宫现为南京市博物馆所在地。从春秋时期的冶城到现在,2000多年来历经沧桑。
朝天宫全貌
早在同治四年八月两江总督李鸿章在此建立江宁学府和文庙,次年九月建成大成殿,棂星门等。后来曾国藩又相继兴建了崇圣殿.尊经阁.明伦堂.宫墙.半池和明宦等祠,还有二座桥,二道楼,三间亭等,于同治八年七月完成,规模巍峨宏丽,气象庄严,甲于东南。
朝天宫现存建筑群的格局即为当年旧制,中为文庙,东为府学,西为卞公祠。大门南面有宫墙围绕,墙外嵌有砖刻“万仞宫墙”四个字,每字约有一米见方。



广场有泮池

东西两侧各有坊门一座,东门楣刻“德配天地”,西门楣刻“道贯古今”,均为曾国藩手书。
东门 (内)
西门
(内)
两坊门外各有下马碑,现在仅存西边一块。至今朝天宫附近还有“东止马营”,“西止马营”的街道名称。

北面台阶上是棂星门,文庙的大门。棂星即古代传说中的文星,就是人才之义。
进门数十步正面为大成门。取孟子关于“孔子之谓集大成也者”的语意。此门也称戟门,分左中右三门。中门是皇帝走的,清末皇帝未来过南京,戟门也从未开过。现两棂星门和大成门间有一座孔子行教像。

戟门后面有广阔庭院,中为甬道尽头为大成殿,殿正中原有竖匾一方,刻“大成殿”立体金字。
大成殿向后,便是崇圣殿,建筑风格与大成殿略同。

1962年朝天宫又由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保护使用,1978年又在此成立南京市博物馆,该馆现收藏保管历史文物,资料10余万件。
东面的南京博物馆

东面的江宁学府

西面的御赐“全节坊” (重建)
朝天宫相关图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