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WISE)拍摄深空宇宙照:瑰丽的红外宇宙影像 图片集

标签:
广域红外探测太空望远镜nasawise拍摄it科技科学教育杂谈宇宙天空 |
分类: 科学 |
NASA(WISE)拍摄深空宇宙照:瑰丽的红外宇宙影像 图片集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NASA的广域红外探测望远镜(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WISE)已经为人类带来了许多瑰丽的红外宇宙影像。
玫瑰星云(Rosettenebula)位于麒麟座之中,这张散发着粉红光芒的星云照片发布于8月25日。这片花朵形状的星云也拥有一个不够浪漫的名称:NGC2237,它是银河系中一片巨大的气体尘埃云,恒星在其中诞生,它距地球约为4500光年至5000光年。WISE望远镜拍下了炙热尘埃云发出的玫瑰色光芒,但在地面上,用小型天文望远镜或精良的双筒望远镜就可以看到玫瑰星云了
这是WISE在初期拍摄的照片之一,拍摄对象为临近的仙女座。照片聚焦了集中在星系悬臂上的尘埃云。被新生恒星加热的炙热尘埃沿着细长的悬臂一直盘旋到星系中心。幼恒星的痕迹在仙女座旁边较小的两个同伴M32和M110中心也能看到。这幅照片是利用WISE能够感应的最长红外波段拍摄的,因为液氢耗尽,敏感度下降,以后将很难看到这种类型的照片。12微米光谱显示的是橙色,22微米则为红色
照片左上方的红圈部分是SN1572,它通常也被称为“第谷超新星(Tycho’sSupernova)”,以纪念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TychoBrahe)。1572年11月,这颗超新星首次出现,当时它几乎和金星一样明亮,甚至在白天也能看到。照片中心的恒星形成星云被称为S175,距地球3500光年,横跨了35光年的区域。照片右下角大部分的红点在可见光区没有物体与之对应,其中有一些区域在先前的红外调查中已被登记在册了。它们可能也是被炙热发亮的尘埃云所包裹的幼星体。
著名的昴宿星团在红外光谱下的新照片。这种围绕在恒星疏散星团周围的水彩状气体云是第一次被观测到,一般认为这种气体云是恒星群形成后的剩余物质。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片星团的年龄只有1亿年——如果这是遗留下来的尘埃,那应该早就弥散开了。星团可能是刚好经过照片中的这片气体云,并将其加热,使之发出光芒。距地球436光年的昴宿星团是离人类最近的恒星星团,在天文学家确定更远的天体距离时,它扮演了重要角色
黝黑浓密的尘埃和气体云形成的网络蜿蜒着穿过了船帆座。这片复合区域被称为船帆分子云脊,它可能参与形成了猎户座悬臂的边缘部分。这种独特的稠密气体云区域共有四处,这张照片所俘获的区域被称为船帆A(VelaA)。船帆A距地球3300光年,照片中的空间跨度约有130光年。船帆A周围散布着成群的深红光源,而在可见光照片上相应的位置上却没有对应的物体,它们可能是幼星体(youngstellarobjects:YSOs),这些婴儿期的恒星还被包裹在尘埃之中。红外光不是幼星体直接发出的,而是其周围被加热变亮的尘埃发出的
新生的恒星被包裹在尘埃和气体中,这片恒星星团被称为AFGL490,它位于鹿豹座,距地球2300光年,除了知道它横跨62光年的太空区域外,我们对AFGL490几乎一无所知
照片中这片瑰丽的星云被赋予了一个毫无想象力的乏味名称:LBN114.55+00.22。LBN代表“林茨亮星云(LyndsBrightNebula)”的缩写,1965年天文学家林茨将这片星云编入自己创立的星云表中。反射星云DG129反射的是临近恒星的光芒,而照片中的星云光芒则是由于其中炙热的电离气体变冷时发出的。尘埃阻隔了星云的大部分可见光,但同时它也被星云中隐藏的年轻恒星的光芒加热了,在WISE红外镜头的帮助之下,美丽的色彩便一览无余了
这张反射星云(reflectionnebula)DG129的照片发布于9月21日。它看起来颇为怪诞,似乎有一只巨大的宇宙之手在作着“OK”的手势。照片右边带有绿色阴霾的亮星是天蝎座Pi,它位于天蝎座的一只蝎爪位置。天蝎座Pi是一个三星系统,距地球500光年。在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WISE望远镜上22微米的探测器已经因为过热而无法生成清晰的图像了。照片中蓝色部分代表了3.4微米的辐射波段,绿色为4.6微米,红色为12微米
这是WISE最早期拍摄的照片,也是望远镜小组发布的第一张照片,照片所俘获的这片船底座区域中大约包含了3000颗恒星。WISE小组通常一次只发布不多的几张照片,但从2011年4月开始全套的相关数据将会陆续公布,并一直持续到2012年3月。届时通过互联网,人和人在家中就可以从电脑上获得这些数据
这是隐藏在仙王座(constellationCepheus)中的一片恒星形成区域,WISE望远镜穿透了阻碍可见光的尘埃幕帘,捕获了这张照片。照片中心位置更为正式的名称是IRAS22298+6505。这张照片发表于9月29日
附:
广域红外探测器的探测望远镜
http://image.jxcn.cn/2009/1209/633959466077656250.jpg图片集" />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为发射做准备工作
http://image.jxcn.cn/2009/1209/633959466081250000.jpg图片集" />
图为“广域红外探测器”即将搭载的“德尔塔II”运载火箭
据美国媒体2009年12月6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即将把一个名为“广域红外探测器”(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以下简称WISE)的探测望远镜送入太空,它可以用红外光束扫描整个天空,搜寻那些人类未知的小行星、彗星、恒星和星系,其主要任务就是列出可能对地球构成威胁的天体。
据悉,WISE最早将于本月11日黎明前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届时它将搭载一枚“德尔塔II”运载火箭进入地球轨道。
如果一切顺利,WISE将在距离地球325英里(约合523公里)的轨道上运行,并且将绘制出目前为止最详尽的“宇宙地图”。它可以侦测到发出红外光或热的物体,因为那些普通光学望远镜无法看到的天体在遇到红外光之后就会“原形毕露”。
主要研究员、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莱特博士表示,这项计划旨在寻找无数的“不可见”天体。“这个任务完完全全就是要审视那里(指太空)的一切,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绘制一幅‘宇宙地图’。”
科学家预测,WISE扫描整个天空大约需要6个月的时间。这个航天器将每天围绕地球运行15圈,并拍摄多达7500张图像。最终,它将记录下所有近地天体的具体位置和大小等数据。
据悉,这项工程由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负责,总造价大约为3.2亿美元。项目负责人称,WISE会比它的前身“红外天文卫星”更加敏感。1983年1月25日,荷兰、美国和英国合作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红外天文卫星”。10个月后,它因液氦致冷剂消耗殆尽而停止工作。这颗卫星发现了6颗新彗星,以及在行星际空间里飘游的巨大尘埃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