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生发现“谷歌迷”呈上升趋势

(2010-05-20 10:20:14)
标签:

互联网

谷歌

病人

淋巴结肿大

瓦莱克

美国

传媒

it

杂谈

分类: it

医生发现“谷歌迷”呈上升趋势

 

 

医生发现“谷歌迷”呈上升趋势
互联网拓扑图

互联网发展到多大?大概也就1.26M吧。啊。。。说错了。那个是下面拓扑图(大图)的大小。看看,上面的图片像不像是银河星际的图片?那个还是缩小版的。大家看看大图就应该明白了~~~

病人靠网络自行诊断

 

 

 

作者:莫拉·波斯里MAURA POSSLEY

2010516

        又是一个礼拜五傍晚,已打卡下班的詹姆斯·瓦莱克医生却明白自己的工作还没有结束。正在观众台上看女儿篮球赛时,他的手机响了。

 来电者初为人母,发现自己女儿身上有奇怪印记后,她惊慌失措。通过在线检索,她确信自己的宝贝身患麻疹。

“休息时间,我去拜访了这对母女,”詹姆斯医生回忆起在芝加哥绿林山社区的实习经历。“那个女婴长了粉刺。”

 越来越多的病人在办公室,或是午休时分,抑或深更半夜上网检索在自己身上发现的每一个瑕疵和征兆的症状。

不过,医生说,这些丰富的信息未必能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健康问题。

“这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却杞人忧天的例子,”瓦莱克如此评价自己这次出诊。“问题是,他们的检索结果正确吗?人们如何从中筛选出真正可靠的信息——难点在这里。”

一点击 病痊愈

 美国南部医生认为,互联网确实在促进人们在进行自我卫生保健方面起到传播信息的作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病人把网上相关信息打印出来,在就诊时出示,医学界开始重视这一现象。

 包括梅约诊所和美国疾病防控中心等在内的一些享有盛誉的医学研究所和组织机构涉足运营可供普通大众查询小病自诊信息的网站。

 互联网的优势之一即为医生办公室的电话不再如通常那样总在占线状态。

“求助于互联网是因为你熟悉而且它简单又快捷,”来自美国明日栋梁家园(Flossmoor 译注:一个关爱美国下一代成长的组织)的一位母亲翠茜·多米尼(Traci Dominy)说起自己照料名叫蔡斯两岁儿子的经验,“你有无数的问题想问,只要看医生,临场全忘光。”

 除了每月服务账单,还得在未付急诊费或者未上保险的疾病降临时承受病痛发作的煎熬。

“我并不借助网络信息下结论,”长青园的一位母亲艾伦·切斯里(Ellen Chesley)说,“若医生确诊了,回头我肯定还会找到更多相关信息。”

谷歌如是说

 数量不断上升的网络自诊病人出现普拉山特·德斯汉潘德(Prashant Deshpande)医生命名为“谷歌迷”的情况,这些健康人士过多的在谷歌搜索引擎里查询各种症状。

 位于西班牙帕洛斯市西南儿科医院的戴斯·汉潘德(Des hpande)说,这一现象正诠释了偏执狂的激增。他说,相比简单地确诊病人所患疾病,网络还能提供患者正在经历却无以言明的症状信息。这一点,搜索引擎干得更漂亮。

 每当看到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病人,德斯汉潘德医生的第一反应是,这由病毒或者链球菌感染引起。

“如果你上网查询‘颈部淋巴结肿大’,检索结果里还有向你介绍淋巴瘤和白血病的网站,”这位儿科医生说道。

 他说,这样,患者会产生做更多检查的需求,因为担心自己成为网上提到的特例,但主治医师已将这些发病率极低的疾病从自己专攻领域里剔除。

 医生们提示,网上海量资源也存在危险,包括那些虚假和误导信息。

“网络提供了太多‘是什么’和会怎样。”前文提到的美国明日栋梁家园的母亲多米尼说。“你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最糟的情形。而实际上不会发生。”

 这就是为什么瓦莱克的诊疗室里摆放着一台电脑——用于与患者一起检索,消除他们的恐惧。

“我在寻找一种与病人的关系,能让他们把我的话当做福音中的真理,”他说,“我的感觉就是互联网上太多的误导信息进入我的诊疗室,在解决手头的问题前,我们必须与错误的信息抗争。”

合作关系

 互联网的兴盛为病人带来一种更可靠的消息来源,这对内科医生来说,也将是一场逆境中的苦战。

 医生们承认互联网对患者在卫生保健方面起到一定作用,认为互联网与病人建立的关系更佳。不再是无所不知的医生与一无所知的患者的关系。

“我尝试着在疾病根源和他们预先准备的信息之间找到平衡,建立关联,”德汉斯潘德说。

 互联网想对患者说的是:你我他,都不同,那么,并非人人可以通过搜索获得答案。

“患者真的希望有人能这样说,‘让我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吧,’”瓦莱克说。“最终,他们会醒悟,‘我真的不相信我搜索到的信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