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风暴:美国新媒体强权,诞生!成为媒体王国
(2010-05-14 20:46:25)
标签:
ipad风暴强权新媒体苹果媒体王国美国传媒文化阅读it数码杂谈 |
分类: 传媒 |
iPad 风暴:美国新媒体强权,诞生!成为媒体王国
这是一个真实而温馨的故事,发生在iPad上。一位住在美国维吉尼亚州的九十九岁老奶奶,因为视力退化及书上字体与纸张的亮度反差不够,所以已经很多年无法阅读。但是女儿买了iPad后,居然因为iPad上特大的字体及明亮的萤幕,让这位老奶奶坐在家里的沙发上,虽然驼着背,但可以用手指轻松滑动萤幕,享受失去多年的阅读乐趣。
不只这位老奶奶爱上iPad,四月三日iPad在美国上市,全美首周就卖出五十万台,苹果执行长贾伯斯(Steve Jobs)亲临苹果专卖店时,在店外排队的大批消费者鼓掌欢呼他的现身,海外版也因为热销,而被迫延后到五月底开卖。这种几乎疯狂的成绩,彻底打破iPad上市前,大家嘲讽只是「加大版iPhone」的言论。
新时代的时尚宣言
iPad并不完美。没有USB、使用一阵子会过热、不支援Flash技术等,有太多的不完美,足以让大家抱怨,但是事实就是它依旧热卖。为什么?
苹果iPad上市大卖,曾经协助宏碁改造企业标志的品牌顾问公司郎涛(Landor)设计总监博登佛德(John Bredenfoerder)接受《数位时代》电子邮件专访时表示,「我相信,iPad会成为热销商品,除了创新、好用外,看起来就是很酷,某种程度是时尚的宣言。」
住在美国辛辛那提(Cincinnati)的博登佛德,拥有第一手的观察,「从品牌打造的角度来看,说故事能力(story-telling)、使用者经验(user experience)与新形态媒介(new media)三个方面,苹果绝对是大师等级,iPad也是再一次综合这三种能力的表现。」
毫无疑问的,iPad的诞生,重重地改变电子书、小笔电(netbook),甚至是电脑市场。「这是一个新媒体王朝的降临,」拓墣产业研究所美西研究中心协理尤克熙有感而发的话语,某种程度与博登佛德互相呼应。
尤克熙强调,电视媒体与报章杂志已经成为iPad首选的应用程式,这与iPhone智慧型手机消费者偏爱游戏、社群网站、定位等有明显的差异性,显示iPad已找到成功的市场定位。
事实上,iPad并非PC产品,其作业系统是从智慧型手机iPhone OS而来,核心营运模式在于极简主义下的产品设计风格,配合创意无限的线上商店服务。目前只有Wi-Fi版本,届时3G版本的iPad推出后,在全球开始贩售,肯定会在不同市场创造更有趣的话题,包括苹果要如何与不同区域的行动营运商敲定合作模式,甚至根据不同区域推出合适的iBook(类似iTunes功能,销售书籍)与App(应用服务)等。
创造阅读新体验
像是日本最近就引起非常大的讨论。日本当地最大的出版社角川(Kadokawa)就非常关注iPad的动向,担心这项产品进来日本后,会严重冲击日本的漫画书、口袋书市场,而这两个产品是广大日本通勤族的打发时间良伴。博登佛德也感叹地表示,「我实在不愿意看到,以后图书馆变成『书本博物馆』,就像是我们现在去参观博物馆,认识古文明一般。如果未来损失阅读实体书的乐趣,绝对是件遗憾。」
出版社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和硕联合科技工业设计课经理李政宜分析,「iPad的成功,是满足人类眼球活动的最佳示范。」他强调,iPad运用在电子书时,显示的色彩与动画,运用手指的滑动,创造出来的翻页效果,将使用者介面(user interface)与视神经做出完美的结合。
不仅是电子书市场,就连游戏市场,也可能意外成为iPad的囊中物。根据市调机构comScore调查,分别有三成七与三成四的使用者会使用iPad看书与报纸,但也有三成的使用者愿意拿它来玩游戏,因为它具备有高解度的萤幕,与有Sensor感应的设计。
当iPhone于二○○九年推出后,游戏类的App已贡献达五亿美元。截至四月中为止,前十个付费App中过半数为游戏,免费App中,更有九个为游戏类。「未来如果iPad变成市占率最大的游戏机,我一定不会意外,」Interpret游戏分析师麦克凯(Michael Cai)表示。
线上交易一指搞定
但是iPad的尺寸,在博登佛德眼中是不易携带的。「它对我来说,如果要带着到处跑,确实有一点过大,所以我觉得iPhone或是黑莓机比较有可能影响传统印刷业,同时我更期待在电视、萤幕与电脑上看到触动萤幕的应用。」
然而,李政宜有不一样的看法,「或许有人认为iPad的体积过大,但是我认为这是『携带比』的问题。」曾经参与华硕易PC小笔电设计研发的他表示,「超薄型笔记型电脑出来后,消费者就会扬弃笨重的大笔电。iPad出来后呢?或许比手机大,但是精致的视觉享受,会让消费者愿意与体积妥协。」
四月八日,苹果揭露iPhone最新的作业系统与iAd,这部分未来会怎么影响iPad,目前还不明朗,但原本iPad不能多工的负面评论,在新的作业系统推出后,问题将被解决。而另一个是可以确定的影响,则是苹果不但正面与软体大厂奥多比(Adobe)、Google开战,一场从软体到广告的产业大战也即将展开。
由于iPad撇除Flash技术于苹果产品上,贾伯斯更发表了「将来没有人会用Flash,整个世界都用改用HTML5」的言论,气得奥多比执行长纳拉耶(Shantanu Narayen)直跳脚,扬言要与苹果抗战到底。
而广告系统iAD利用App技术,允许软体开发商和广告代理商直接在应用程式登广告,苹果负责销售广告,六○%的营收归软体开发商,其余四○%归苹果,则摆明了苹果要自己玩起行动广告,与广告主合作,将广告片、产品介绍,甚至线上交易,全部都包装在一起。
媒体强权的诞生
虽然许多人开始讨论起苹果的野心,但广告主已经等不及要在iPad上施展拳脚。例如服饰零售业品牌Gap已经推出自己的App,让消费者浏览经典牛仔裤影片、照片等,喜欢就可以直接线上购买。杂志集团康泰纳仕(Conde Nast)旗下的《GQ》采取半买半送的方式,广告主在杂志上刊登广告,也可以用低价取得《GQ》在iPad的版位,甚至可以播放广告片以及互动游戏。
一○年的iPad热卖,背后代表的意义,或许可以跟一九九四年的CD诞生,产生某种程度的连结。
传播包括三种元素:文字、声音与影像,CD的诞生,让这三种元素得以简单地压缩在一起,快速传播;iPad的热卖,也可以说明人类对于这三种元素完整呈现的渴望。而苹果从桌上型电脑、iPod到iPad,对这三种元素的掌握程度之高,让世人赞叹。
更有趣的观察,苹果正走上通用电气(GE)的路,成为媒体王国。目前苹果已经掌控硬体(iPad)、内容(苹果执行者投资皮克斯动画公司)、消费者如何接触媒体(App商城),甚至到广告(iAd)。
这就像是当年的通用电气一样,从电视机起家,之后拥有NBC Univeral媒体事业,但是苹果做得更彻底,连广告也涉入,抢食出版业最重要的命脉,这就像过去苹果在音乐产业的发展一样,与消费(consume)媒体的使用者发生最直接的关系。
这才是所有包括硬体、软体、媒体业者、品牌应该关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