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永嘉尚书祠汪氏族谱序言》
汪 凯
国史方志,家族谱牒,谓为三史。盖国史载时代盛宴,方志记地方事件,牒谱录世系渊源。三史印证,相互补充。国史巨,方志小,族谱细。以史为鉴,通晓古今。究天人之道,穷时空之变,畅时事之运,得成败之辨,均赖三史,正本还原。故曰:修史者,功炳千秋,善莫大焉!
欣闻南溪永嘉尚书祠汪氏修谱,受永嘉著名书画雕塑家汪祥虞先生之托,嘱余作序,甚幸!本人不顾才疏学浅,慨然应允。
万年荫翳在先人,千载繁荣在后嗣。根深叶茂,渊源长流。追溯远祖,历史悠久。轩辕苗裔,后稷之后。文王血脉,周公世胄。得姓颍川,神自天佑。文和南渡,江南始祖。越国唐封,名门望族。“菩萨太阳”,功高德厚。光照人间,滋润千秋。人口剧增,遍布全球。至宋,少年状元汪应辰,反秦桧宋金议和。得罪奸臣,避祸山村。归隐后棠塆,奠基启后昆。屿北一世祖,忠贞爱民。敢于直言,诚信为本。“一门三进士,父子两尚书。”宋高宗赐匾,“江南第一家”。自此,瓜延椒衍,盛名远著。开枝散叶,星罗棋布。卓尔不群,英雄辈出。簪缨迭起,炳若日星。或驰名艺苑,或望重儒林。或桂兰竞芳,或官拜朝廷。或萼棣联芳,或绩铭钟鼎。祖宗厚德,由颍川而平阳,而会稽,而徽州,而婺源,而上饶,逮及屿北……积之久而发之祥,乃先祖懿德之滋润。
屿北山村,风光秀丽。五座青山,形如莲瓣。环抱村庄,恬静温馨。文化悠久,底蕴深厚。英贤辈出,代有能人。今人祥虞先生,当今名流,著名书画雕塑家,工艺美术大师。资质聪颖,天赋英才。半读半耕,且学且师。善丹青,通翰墨。躬耕乡野,追师造化。贫贱不移志,困乏不移情。孜孜以求,呕心沥血。斗转星移,雁去鹊归。胸有丘壑,笔现云岚。无愧于状元苗裔,瓯越名人。他用心古代村落的保护,倾情文化传统的继承。策划创建“世尚书纪念堂”,搜集汪应辰史料,申报历史文化名村,宣传永嘉革命历史,设计谋划屿北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和“纪念馆”,捐资筹划“汪应辰纪念馆”,设计修缮“状元坟”和“汪逵墓”,无偿设计,义务监工。筹资《少年状元汪应辰》一书出版,号召倡议永嘉汪氏统一修谱,亲自主修,不辞劳苦,四处奔波,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编修谱书是一项复杂细致的系统工程,需要搜集资料,花费时间,付出精力,耗费财力,也需要族人鼎力协助,精诚团结,倾情奉献,特别是牵头人和编辑,更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尤其是汪祥虞宗亲,年过八十,仍然满腔热情,寻脉络,访亲友,汇众声,集广义,续编家谱,弘扬家风,以正道义,确实大有意义之为,青史留嘉名,家族惠春秋。这谱书的修成,不仅是永嘉汪氏族人的智慧、力量与家业的结晶,也是家风、家魂与精神的升华,定能起到追思先人、启迪当今、激励未来的作用,树君子之风,行仁义之举,开世代之业,创辉煌之绩!
读罢此谱,掩卷长思。激情满怀,昂扬豪迈。这是一部大爱盈篇、休戚与共的亲情诗篇,更是一部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奋斗辞赋,激励大家永远迈步在不畏艰难、相濡以沫的前行创业的大道上,再创辉煌!
笨拙文字,难尽吾意。衷心祝愿,尚书祠汪氏宗族子孙绵延、兰桂腾芳、人财两旺、家声振梁。天地同心,日月可鉴!是为序!
诗人作家、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八十六世族裔 汪凯 拜撰
公元二零二三年五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