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本事”的领导才是好领导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闲翻闲书 |
没“本事”的领导才是好领导
《西游略说》广告之三
有位脱口秀演员,吐槽领导。她说:“领导给我提要求,说要一个月读一本书。领导只有在没用的事上,要求特别明确。一个月读一本书,这要求,可量化,可考核,多清晰呀!领导在有用的事上,净说些没用的。他常说:‘哎,把这个弄一下!”一句话,连主谓宾都没有。谁弄?弄谁?‘弄’是个什么鬼?”
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欲求明主而不得,还觉得遇到好领导是福气。那么,什么样的领导是好领导呢?
咱们来看看三国时代的三位主要领导。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曹操是其中的佼佼者,不仅相当有本事,还求贤苦渴。曹操还真弄来了不少人才。这些人才也大都觉得跟着曹操有前途。杨修、孔融、许攸、荀彧、崔琰等,这些特别想施展才华,又确实有才华的人才们,都让曹操分别以不同的理由不同的方式送到另外一个广阔天地里,另谋前途去了。才华不输曹操的司马懿,不是装病,就是装孙子,始终坚持不提反面意见,不要待遇,不要权力,而且是给也不要,才保住了小命。
刘备除了会哭,好像是啥也不会。但是,诸葛亮在他手下,却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他越是才华显露,越是功勋卓著,越是得到重视重用,最终成了传奇式的历史人物。
孙权介于曹操、刘备之间。他手下的周瑜、鲁肃等人,没有诸葛亮那么大的权力,却也不用像司马懿那样整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有不少人都瞧不上自己的领导,常抱怨自己的领导没啥本事。岂不知,领导要是本事大了,你想当牛做马他都嫌弃,那里还有你吐槽的机会!
有大本事的领导,还真不见得是明主。如果你真有才华,他大概率是要你命的主。
《西游记》里,唐僧和三国的刘备,相似度很高。唐僧遇上事,除了哭,就是念叨:“悟空救我”。可是孙悟空哥几个,却跟着唐僧,走到了西天极乐世界,得见佛祖,修成正果。
唐僧身上,有悟空哥几个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信仰坚定,目标清晰,永不放弃。
可见,真正的好领导,得有信仰,有远见,有定力。如果没有其它本事,正好!甚好!
有业务本领的人能否成为好领导呢?能,但极难极难极难!
有没有这样的领导呢?有,大概李世民算一个。
李世民是怎么做到的?他明白自己是个人,是人就有不懂的事情,是人就想听赞美的话,是人就会犯错误。要避免犯错,就得集结众智,就得倾听不同的意见、批评的意见、相反的意见。他也知道,明白这样的道理不难,始终做到太难。于是,他就给杜如晦、房玄龄、魏征等人定了个制度。在商讨朝政的时候,必须发表不同意见、批评意见、相反意见。如果半个月之内,没有不同意见、批评意见、相反意见,就要被问责。
列位,这样的领导是不是极少?
所以,记得唐僧是位好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