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董事长“银雀山大讲堂”第三讲
(2025-08-18 06:01:49)
标签:
科幻小说 |
分类: 骚撩未来 |
高董事长“银雀山大讲堂”第三讲
骚撩未来之四十二
“各位朋友,下午好!今天下午交流的主题是:面对科技狂潮,我们怎么办?我今天先聊虚的,再谈实的。”
“我们知道,‘三观’对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社会都至关重要。面对科技狂潮与时代变革,首先要逐步建立新‘三观’。今天只谈与‘三观’相关的一个小内容,就是寿命观。我记得郭德刚和于谦有这么一段相声,说是一个人来到一位老中医的诊所,老中医问他那里不舒服,他说没有不舒服,就是想死死不了。老中医说,我要有办法,还在这里给人看病?我也想问大家,抛开能不能长生不老,长生不老有没有意思呢?”
一位中年男子起身道:“老师好!我叫蓝天海,来自兰山区经贸委。对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大多数人,都想长寿。这个愿望,正是来自生命的有限性。对于生命来讲,时间有限,非常重要。如果时间是无限的,谁还珍惜时间?活不长,许多事情还没做,还想去做,才有意思。我记得,老师讲的郭德刚的这个段子中,大概还有这么一句,身边的老太太都换了个遍,没的可换了。如果没有新鲜事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再说了,如果人人都长生不老,地球也承受不了啊!”
高董笑道:“说得是。所以说,‘新三观’十分重要。我们是不是还可以这样来想。如果放在宇宙时空中,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只是一瞬间,和细菌朝生暮死没有多少区别。只在地球上玩,玩上一百年,差不多了。如果要到宇宙中去玩,一万年也太过短暂。这是一层意思。”
“另外,我们还可以想一想,时间是什么?这个问题,哲学家、科学家们给出了许多答案,至今没有共识。有一种观点认为,宇宙原本没有什么时间,只因为事物的运动变化,让人类创造了时间的概念。比如,春夏秋冬是季节变化,年龄大小是生命的变化,快与慢是运动节奏的变化,老与幼是生理与形态的变化。如果生命没有成长、没有新的展开方式,没有新的生活体验,所谓的时间本质上就是停止的。如果把时间理解成线性的流失,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如果把时间理解成运动变化,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不同的,并不公平。科技进步,大大拓展了生命展开的时空,大大丰富了生命体验的内涵与形式,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更充分地体验时空的无限性与生活的丰富性呢?退一步说,可以活得更久,是不是多了一种选择?”
“让我们回到现实。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大大延长。并没有见到有多少人,得了病之后,觉得早活够了,坚决不去治疗。如今,科技已经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由治病转变为治未病。可以预见,人类平均寿命超过120岁的时代即将到来。因此说,我们需要新的寿命观。依照120岁及以上来规划自己的生命展开方式。如何让生命成为持续发展的过程,成为内涵丰富的过程,是不是需要、值得认真思考?是不是应该好好规划。时代在加速运行,个人如果不加强学习加快成长,活着就是负担、就会痛苦。另外,只有更新寿命观,才能对眼下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适宜的态度,制定合理的规划,保持合适的节奏。”
“现在,咱们再聊点实的东西。在座的大多是公务员和企业家,都比较关心如何拥抱AI。短期来说,两件事最重要。一个是转观念,一个是重应用。转什么观念?传统资源、资产等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的地位下降了,数据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成为最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将来有一天,可能会发生‘新土地运动’。什么意思?意思是数据比土地更重要,要对数据进行确权,要形成统一的数据交易规则。数据将成为个人与单位收益的重要来源。谁拥有的有效数据资源多,谁就有更好的发展生存保障。怎么应用?不管好用不好用,先用起来再说。由自己做,安排别人做,转变为先让AI去做,养成使用AI的习惯。以实践促学习促提升促完善。AI这个家伙,谁用跟谁亲跟谁近。AI将成为你的千军万马,但你如果不是将将的料,一切都是白瞎。”
“我们再聊聊中期。我说的中期,不是从时间上来说的。只要具身智能落实到我们的生产生活,便是进入中期阶段。上周,北京举办了首届世界机器人运动会。虽然发生了很多让人捧腹大笑的情节,但依然要看到具身智能发展的速度是超乎常人想象的。如果没有重大意外,这个所谓中期,其实已经不远。一旦中期到来,政府与企业都将遇到难以想象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总体来说,政府面对的挑战更大。很早之前,我读过《撞见未来》这本书。书中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在智能时代,人类将搬掉‘三座大山’,分别是劳动的必需性,时间的有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由于人工智能的成熟,为生存而不得不从事的劳动不存在了。人有了不劳动的自由,那么社会该如何治理?如何分配?怎样凝聚人心?如何定义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怎么建立新的游戏规则?这些都是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的。这些看上去十分遥远,似乎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恰恰是政府急需要着手研究的最根本的问题。解决好了,AI就是人类之福,解决不好,AI就是人类之祸。可能有朋友觉得,这么宏观的事情,不是基层能做的。可是,如果基层不做,由上头、由专家等来做,往往脱离实际。到时候,落实的任务交到咱们手上,就很被动。”
“无论科技发展到什么水平,抓经济、干企业,都必需、也只能抓住一个根本,就是大众的生活需求。生活需求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需求,主要是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保健等。第二部分是心理情感需求,主要是旅游休闲、人际交往、文化体育等。第三部分是是精神需求,主要是尊重、自尊、人生价值、生活意义等。概括来说,就是提供实用价值、情绪价值与人生价值。人类社会要实现经济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围绕这三个方面持续创新。”
“我们经常说,要刺激消费。可是如果我们认真分析历史,就会发现消费是需求刺激出来,而不是金钱刺激出来。有钱和消费,哪个在先,那个在后?表面上看是有钱才能消费。可钱从哪里来?来自想赚钱来满足自身需求的愿望与行动。有效的刺激,应该是刺激愿望。”
“好长一段时间,大家经常讲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似乎只有新兴产业才有前途和‘钱图’。把产业分为传统的与新兴的,虽有道理,却容易误导人们的思维与判断。有没有更好的分类方法呢?当然有。企业经常说客户是上帝。按照这个思路来考虑,就可以从需求上来区分,那么就可以分为传统需求与新兴需求。什么是传统需要?就是已经长期存在的市场需求。比如,衣食住行等就属于经典传统需求。什么是新兴需求?就是通过创新制造出来的过去没有的市场需求。新兴需求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就会转变为传统需求;有些会没落消失。比如,电话机、电视机等。随着AI逐渐成熟,电脑、手机等也会很快失去市场。越是经典传统需求,相对来说,生命力越强,市场越稳定。衣食住行就是‘日不落’产业。”
“传统需求与新兴需求,是什么关系呢?传统需求是基本盘,是稳定的力量。新兴需求对增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世界秩序、社会秩序下,经济衰退、经济危机的唯一根源,就是不能创造新需求。反过来说,如果没能创造新兴需求,不能制造新蛋糕,世界秩序、社会秩序就是出现混乱。”
“无论是传统需求还是新兴需求,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创新。在传统需求领域,房地产曾经是支柱产业,后来衰落了。这个产业会不会再起来?结论是肯定的。肯定会。但不是现在的房地产,而是新一代房地产。特征是什么?自然、绿色、智能、节能与功能的灵活多样。餐饮业如今也不大景气。为什么?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餐饮业的繁荣,或者说饭店要生意红火,主要靠什么?哪位朋友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位男士起身道:“老师好!我叫郝运来,是‘天天过年’饭店的经理。我的体会是饭菜的品质。”
一位女士起身道:“老师好!我叫何花,来自‘沂景大酒店’。我认为,品质不只是饭菜品质,还有服务品质、环境品质。来酒店的顾客,喝酒吃饭是一方面,心理与精神上的享受才是更重要的方面。”
高董道:“两位朋友的观点都很重要。餐饮业的发展,最初来自社会分工,到餐馆吃饭,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后来就有了享受、娱乐的需要,又有了社交的需要。餐桌社交、餐厅娱乐,是餐饮业繁荣的重要源头。这其中本质上是发展带来的需求变化。那么,下一代餐饮业靠什么再次繁荣?菜品上要更精准地服务顾客健康长寿养颜等新兴需求,服务上要丰富顾客的心理、情感与精神需求,并且要让餐厅餐桌成为多场景多情景的社交场所。如何实现?AI、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将成为中高端酒店的标配。也就是说,传统需求需要新的实现方式。传统需求有了新的实现形式、手段、方法,传统产业就成了新兴产业。”
“总之,传统产业需要借助新兴产业来赋能。新兴产业要靠传统产业来承接。所以,创造新兴需求尤为关键。”
“新兴产业创造新兴需求。怎样发展新兴产业?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历史。自行车、汽车等曾经是新兴产业,现在都成了传统产业。汽车现在向电动车、自动驾驶转型,未来的汽车将是智能机器人的一种,成为新兴产业。自行车因为数字平台的产生,有了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重新获得了生命力。自行车可以解决最后一公里,但停放又成了一个问题。未来的自行车,也需要智能化来赋予新的生命力。我举这两个例子,是说新兴产业不是绝对的,发展新兴产业,不能跟风。新兴产业就在人们的需求中,就是我们身边,关键是找到客户的痛点。”
“新兴产业的核心是创新。创新需要人才密度。孤伶伶的一棵树成不了气候,大片森林才能形成生态体系。怎样才能培育自己的‘人才森林’,是政府需要做的事情。社会生态、政策环境、法治环境、自然环境、教育医疗环境、休闲娱乐条件等都是重要因素。跑项目、引人才,事倍功半;营造环境,事半功倍。”
“现在重点聊聊企业。企业目前大多觉得困难多多,甚至焦头烂额,而且看不清出路,可以说都在冬天里瑟瑟发抖。我们现在似乎处在一个悖论当中,一方面科技创新似乎日新月异,一方面市场温度却越来越低。为什么?绝大多数创新,都还在实验室里,都处在向产品转化的过程中,短时间还不能形成普遍的市场需求。这说明什么?新兴需求正在孕育,春天已经不远了。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此时需要做什么?发力点就是如何将新的科技成果与自己的特长嫁接,创造新产品,形成新需求。另外,企业特别需要清楚,未来企业生产是智能化的,需要的人力资源主要是一流的创新型人才,如何吸引人才凝聚人心,将是企业兴衰的关键。过去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机制制度、措施方法不管用了。新型企业需要新型企业家。”
“最后简单聊聊长期。长期的事,很难预测。有几点是基本可以肯定的。一是人将与AI融合,由自然人发展成‘科技人’,变成超人。二是人类活动将由地球陆地为主,转向以海洋为主,并且加快向太空、外星进军。三是虚拟世界将与现实世界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有效时空,都是人类体验的真实世界。四是人类实现原子层次的操控与制造,可以创造在大自然中未曾发现的新元素新物质新材料,不同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循环利用。五是能源将成为核心资源,核能、太阳能、海洋能、太空能等将成为主要的能量来源。六是超人将发现新的物理学,进入更高维的宇宙世界,形成全新的知识体系与通用语言系统。七是超人将形成全新的宇宙观、社会观与价值观。另外,超人将充分地利用宇宙并改造宇宙。”
“由于水平有限,再加上题目比较大,想说的比较多,今天聊得比较零碎,肯定会有许多不当之处、错漏之处,还请各位朋友多多包涵和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