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2025-06-10 05:05:38)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观影分享 |
观影分享第80篇
黄雀
电视剧《黄雀》,讲的是警察抓小偷的事。上世纪,有很长一段时间,警察的重要工作,就是抓小偷。那个时候,法院经常在大街上贴布告,公告中罪犯的罪行,主要有四种:偷盗、抢劫、强奸、杀人。
如今,小偷几乎绝迹了,偷税的人出现了;抢劫很少了,改为网络诈骗了;强奸的事几乎不见了,性骚扰经常出现了;杀人的已经极少见了。
《黄雀》中的警察郭鹏飞说:“小偷是抓不尽的。”这话说对了一半。抓是抓不尽的,但发展可以让小偷不抓而自尽。
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制度规范、道德约束、教育普及、文化塑造、文明提升、生态改善等等,可以改变人的言行,能够改变人性吗?
答案是肯定的:能。
任何生命体,都会依据生存环境,来改造自身及改变自身的生存策略与谋生手段。生存策略与谋生行为的改变,是迅速的明显的。因为不变就很难活下去。这种改变,也终将带来基因的改变。
但是,基因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的。慢到一个人终其一生,也看不到丝毫改变。
当智能时代到来,每个人的生存需求都得到无差别满足,所有的财富都是透明的,还会有偷与骗吗?
也许会有。比如,骗情或偷心。
如果大脑的运行机制被量子计算破译了,人心的秘密很容易解密了,也就偷不了骗不成了。
如此,有没有可能很无趣?如果没有高低、贫富、善恶、美丑、真假等等的差别,人们还会有丰富的情绪情感体验吗?
或许至少有两条出路:一条出路是探险,到远洋深海去探险,到太空外星去冒险;另一条是在虚拟世界里体验生活的多样性,人们可以像演员那样,扮演各种角色,从中得到丰富的生活体验。
极可能还有:创生全新的宇宙观、价值观、人生观,创建全新的游戏规则,并且创造全新的语言与信息交流手段。
也就是说,人对其认识对象的认知,将发生颠覆性变革;从事认识活动的人自身,将发生颠覆性变革;人认知认识对象的“桥梁”,主要是语言及其思维方式,也将发生颠覆性变革。
如同一个人要建造一所与过往所有的房子都不同的房子,在房子里过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使用与从前完全不同的材料、技术与工艺。其中的基础是材料。
人类生活使用的基础材料是语言。人类要改变,语言必在先。